前些日子,台灣打破了以往醫學中心上限,新增了三家醫學中心,於今年又面臨了其他區域的醫中評鑑,若無意外的話這個例外將會持續,然而我們必須要問台灣需要如此多的醫學中心嗎?

在台灣由於醫療可近性及民眾藉由習慣的關係,大多數民眾生病習慣往大型醫療院所,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大型醫療院所時常人滿為患甚或是被癱瘓的狀態,或許有人會問在台灣不是有分級醫療嗎?然必須很坦承的說在台灣分級醫療是不成功的

而政府的政策又加劇了這個現象的產生,在今年台灣打破了以往的慣例新增了三家醫學中心,雖說健保署長對外宣稱有無升格醫學中心影響並不大(從區域醫院升格至醫學中心見到給付約莫只成長了0.16%),看似如此,然實則不然,在台灣,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雖說有分級上的差異,然而就疾病的診治上,醫學中心能診治的並不一定區域醫院就不能診治,也就因此我們看到了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是有某種程度的重疊,既然是如此,為何許多醫院都爭搶成為醫學中心

這裡可以從幾個層面做討論,第一個是醫院財源的問題,若從區域醫院升級成醫學中心,在健保的給付上是可以看到明顯的增長,而這些財源可以讓醫院經營有更多靈活運用的空間,再者對於醫院的名聲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台灣民眾只要看到醫學中心這四個字通常是代表著對於自身醫療水準的信任,也就因此有機會為自身的醫院創造更多的客源亦創造更多的財源,也就因此我們看到了在台灣若是本身是醫學中心無不卯足全力鞏固自己醫學中心的地位若為規模較大的區域醫院則拼近全力成為醫學中心,因這不只關係到醫院經營的好壞與否更關係到醫院本身的面子問題

然這裡就會有問說,在台灣不是還有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然而就有如我前面所提及的在台灣因民眾習慣往大型醫療院所就診及各醫院都想成為醫學中心,讓台灣基層醫療院所的空間受到嚴重的擠壓,也就因此我們可以在台灣基層院所(地區醫院等)大多能存活下來的皆為大型醫學中心底下的地區醫院,其經營壓力方可小些,而許多基層院所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難以生存

這裏不經讓我門反思在台灣我們時常倡導分級醫療的重要性,然而因政策使然,使得我們離分級醫療的路日趨遙遠,而這裡不經讓我們思考在台灣分級醫療會不會終究只是個空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