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許多人手機都收到國家級警報,內容指稱中國在15:04發射了一顆衛星,飛越台灣南部上空。這則消息因英文翻譯問題引起爭議。
一開始,眾人討論的焦點聚焦在它究竟是衛星還是飛彈、是否真的飛越台灣上方,以及為何過去類似衛星發射沒有警報,這次卻發了警報。
在9日晚間,國防部公布了中國火箭衛星航線的示意圖。該火箭本來的飛行路線不應該經過台灣上空,但在飛到中國郴州時卻改變軌道,從台南進入本島,再從台東離開。這個飛行航線與中國提供的示意圖不符,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在事件的一開始,眾人開始討論所查詢到的資料,火箭衛星並未飛越台灣上空,為何仍有警報,是否製造恐慌。實際上,這顆火箭衛星確實飛越台灣上空,發出警報是合理的舉措。過去政府未公布類似訊息曾受到在野黨質疑是否隱匿相關資訊,或是質疑國防部未掌握相關情報。這次的公告則顯示國防部有能力追蹤中國的相關動態,在資訊公開透明的情況下,政府確實有必要給予國人相關預警。
而究竟是衛星還是飛彈的問題,國防部表示英文表達不夠精確,但仍掌握到相關情報。筆者認為應該鼓勵國防部,並期許其未來的訊息能更正確清晰,避免再出現英文表達錯誤或類似飛「越南」部的混淆。
2024年總統大選在即,相關警報出現自然引起在野黨質疑,尤其中國過去發射火箭衛星,台灣都未曾發布警報,而這次卻有。對此國防部解釋因火箭衛星實際飛行路線有變化,才利用災防告警系統提醒國人,筆者認為這是正確的作法。
眾人應該認識到中國長期以來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每月都有中國戰機騷擾台灣領空,製造兩岸危機感。這次事件讓人更清楚,中國有可能發射物體飛越台灣領土上空,對此應該提高警覺。
而國防部也應該透過這次警報,制定未來如真有飛彈飛進台灣本島,眾人應該要有如何配合國家,也許需要找尋距離最近的防空洞,或是制定另一種萬安演習的模式,至少讓民眾知道要如何因應及如何準備。
台灣人應嚴肅面對中國的武力威脅,而不是視之為笑話。大家應該瞭解,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是實質存在的,我們應該積極發展國防,堅守自由民主,支持軍隊捍衛我們的安全。而不應抱持著想用該事件來打擊現任政府的心態,進行政治操弄,傷害國家士氣。切記,無論是在野黨還是執政黨,都不應將個人的選舉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前,就事論事的討論,才能不斷推動國家修正、前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