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被動收入這四個字已成為流行語,許多人為了增加收入,紛紛踏入投資領域。如今投資詐騙案已成為最為普遍的詐騙手法,詐騙集團巧妙地利用人性的弱點,並提供假證據,讓投資人信以為真。在開始投資之前,建議先了解常見的詐騙手法,預防詐騙趁虛而入。

本文將探討投資理財詐騙的常見手法,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您守護財富安全。

投資詐騙為何如此盛行?

現今社會投資詐騙案件不斷增加,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經調查發現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對於「高報酬」的渴望,許多受騙者被高報酬、輕鬆賺、無風險等等宣傳誘惑,期望著短期內能夠獲取豐厚利潤,卻忽略詐騙風險,容易上當受騙。
其次是資訊技術進步快速,使對於3C以及投資資訊不熟悉的民眾容易受騙,之前就頻傳詐騙集團冒充家屬、朋友進行投資詐騙。

常見的投資詐騙手法

2.1. 冒充合法金融機構
詐騙集團偽裝成合法的機構,例如銀行、投資公司,並建立看似專業的網站或使用類似真實機構的名稱,讓人難以分辨真偽,引誘民眾提供個人資訊甚至投入資金。之前就出現多個「假的」政府網站、銀行網站,蒐集民眾個資、帳密。

2.2. 高報酬承諾
詐騙者會向潛在投資者保證極高的報酬,通常超出市場平均水平。吸引人們投資。但實際上,這些高回報通常都是假的,常常只能在帳面上看到卻無法提領。

2.3. 假冒名人號召
冒充名人或專家,聲稱他們支持某個投資機會。利用人們對名人的信任,讓民眾相信這個投資管道不是詐騙。因此如果某位名人支持、推薦投資,建議進行多方確認,以免受騙。

2.4 不動產詐騙
預售屋市場供不應求,因此出現「中人介紹」的買房模式,詐騙集團也透過這個手法進行詐騙。有許多受害者控訴,他們陸續匯了上百萬元,卻遲遲沒能簽約,就連「中人」所提供的收據,上方的印章也全是假的。資深房仲指出,買賣房屋必須找合法、信任的代書,律師也提醒,可以透過履約保證來保障權益。

謹慎投資,守護財富安全

詐騙集團花招真的是日新月異,要預防就必須不斷學習有關投資詐騙的相關知識,提高識別詐騙的能力,並保持警惕。投資時盡量選擇受金管會監督的金融機構,切勿盲目相信高報酬的承諾,謹慎評估風險。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