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大選將近,台灣的未來是否會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不僅是全國人民所關切的事項,更是世界各國眾所注目的關鍵焦點。如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賴清德所說:「2024大選並非所謂『戰爭與和平』,而是民主與專制的選擇。」由於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所以中國應體認到:「一旦對台灣發動戰爭,將造成中國難以承受的全球性災難。」

  自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掌政後,便開始有向附近鄰國擴張的趨勢,印太地區國家近幾年都逐漸感受到中國的雙手無形地在海洋中穿梭,尤其是台海兩岸的當今和未來,交涉中所產生的摩擦,更是攸關印太地區的安全。各國對兩岸情勢的關注越來越高,進而成為世界各國呼籲台海維持現狀的根本。

   回顧2016年大選,民進黨重新取得執政權,產生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首次取得過半席次,當時因為太陽花學運的餘波,大家對親中勢力介入,保持高度警戒。因此人民在此做出新選擇,讓支持本土、愛台灣、顧民主的民進黨為國家服務。蔡英文執政初期,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下,提出「新四不」的主張,維繫既有的兩岸合作與交流機制。但由於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因而升高中國對台灣的外交打壓,兩岸溝通與合作管道也因此受阻,加劇兩岸之間的衝突與敵意。

      不久後,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自認國體龐大,對外採「戰狼外交」,強硬回擊台灣問題。並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企圖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連結,同時實施文攻武嚇,以中斷兩岸旅遊、禁止農漁產品進口等手段,破壞兩岸之間的交流。面對中國排山倒海的外交欺凌,總統蔡英文迅速反應,清楚反對「一國兩制」,提倡「四個堅持」,以「中華民國台灣」促進國家認同。

    蔡政府在行政程序上,也出手限縮中資、中共黨政軍機構投資;法律面則是透過修訂「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阻絕中共統戰勢力滲透台灣。此外,其也更新護照樣式,以回應人民對於本土意識的期待。加強「民主自由」和「主權獨立」的詮釋,共同抵禦外部威脅與侵害。由於適切的作為,也為2020大選連任,立下成功的基石。筆者認為,2020大選,蔡政府在兩岸情勢艱鉅時刻,再次獲得四年授權,同時取得國會過半席次,除了表示人民的國家意識再次將國家往前推進,蔡英文第一任的政績也為台灣所追求的民主劃下一道完美的歷史軌跡。

       回首過去七年多執政,蔡政府在國際上的民主聲量大幅提升,不僅邀請到眾多重量級政要訪台,也利用台灣的軟實力在國際上取得一席之地。雖然台灣國際地位始終居於弱勢,但蔡英文總統卻始終站在第一線,為台灣人民奮鬥與打拚。而近年俄烏戰爭、以巴戰爭的爆發,也使國際社會開始正視北京對於台海和平的威脅,為中國武力攻台立下嚴重警訊。

     民主不是靠空話,而是需要所有台灣人的雙手來支持,今年又適逢總統大選,在數個月下來,賴清德副總統,藉由國家希望工程記者會、造勢晚會、國際論壇,說明台灣在會扮演維持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關鍵角色,利用良善力量,持續與理念相近夥伴,在民主、和平、安全及深化合作的基礎上,透過對話展開多邊交流與合作,也為區域和平做出貢獻。在威權主義的積極擴張下,台灣將與各界攜手合作,遵守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迎向具備韌性、堅實實力的民主台灣。

     在這四年一次的關鍵時刻,身為台灣人應秉持著民主價值的核心,拉近與國際間的距離,持續強化民主的韌性。唯有延續蔡政府的兩岸外交路線,才能將台灣打造成更堅韌的民主堡壘。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