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台灣青少年嫌疑犯人數八年內增加百分之十六,犯罪人口率攀升百分之四十七,在經濟富裕國家中罕見,尤其相比美國、英國官方統計,近十年來十至十七歲少年的被逮捕率與逮捕件數都減少五成以上,而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發現,近五年許多觸法少年並非經濟弱勢,而是來自父母疏於陪伴的雙親家庭。例如,一名大學教授的孩子雖然環境優渥又聰明,但家庭教育失敗,他逃家後竟成為智慧型犯罪的主謀。
同時,筆者長期觀察到台灣家長身教上教養失能的社會問題,社會新聞提及一名公車司機抱怨,說在傍晚載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小孩,下車刷卡時其中一張卡片是負額,因此請媽媽再補11元,沒想到對方只丟2元就火速下車,也出現媽媽喝茫上路,車禍還丟包兒的錯誤身教,也有媽媽帶著兩名小孩棄養兔子,已對孩子的生命教育,做出最嚴重的不良示範,在台中市西區,男童垃圾沒分類被勸導,家長卻飆罵清潔隊逼迫道歉,此也為家長最差身教,新北市出現家長載童3貼逆向闖十字路口,駕駛稱其家長最差身教,而孩子打破商品家長卻拒賠42元,還無賴的說「不然告我啊」,也被網友轟:「家長最壞身教」。
一、家長壞身教導致教養失能 教養失能致使青少年犯罪惡化
現代家庭常出現管教問題,很大的關鍵是其家長、照顧者的教養態度和方法出了偏差,家長的言語行為,如果是粗魯野蠻,就會常和人起衝突,遇事盲信孩子單面說詞,放任孩子說謊,會跟人吵架甚至打架,整天內鬥吵鬧,更因口舌惹禍上身不自知,子女也會受其負面影響,認為家長這樣鬧事好厲害,我要模仿,但這只會讓孩子得不到正確的文化教養,且形成另一種文化再製和階級再製,也把有毒的思想和行為模式複製到下一代,誤了孩子一生發展,而當孩子模仿家長任意鬧事,和因錯誤教養導致的犯罪行為,筆者認為這也是台灣青少年嫌疑犯人數八年內為什麼增加百分之十六,犯罪人口率攀升百分之四十七的關鍵原因之一!
二、教育史:家長須有運用思想的身教 才能教好孩子
回顧西方教育史,法國教育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非常重視母親對孩子的教育,他提到「看不到孩子在眼前的母親,是比較不受人尊敬的。」,而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婦女的心靈教育:「一個女人如果沒有運用思想的習慣,她又怎能培養她的孩子呢?她怎能判斷什麼事情是適合於她的孩子去做呢?連她自己都不懂得什麼是美德,她又怎能教她的孩子去愛美德呢?」,所以盧梭強調培養婦女的思想深度和知識素養,透過教育來教導好孩子。
三、教育科學:孩子模仿家長是最原始的學習
從教育科學的角度檢視,零到五歲,孩子未就學前,正好是大腦神經分化、修剪、連接、消除最快的時候,底特律兒童醫院的查嘉尼教授用正子斷層掃瞄檢查嬰兒的腦,發現在十個月大時,大腦的新陳代謝程度就已經到達成人的地步,數值還會一路不升,五歲時達到成人的兩倍半。這段期間孩子學東西是不花力氣的,是所謂「內隱的學習」,只要看到、聽到,就學進去了,而家中父母的身教行為,是孩子在品德和人格成長的關鍵,孩子模仿父母是最原始的學習,而家庭就是最早的學習場所。
四、化解教養失能導致青少年犯罪 做好「家長身教」是治本之方
面對台灣青少年嫌疑犯人數八年內增加百分之十六,犯罪人口率攀升百分之四十七等社會問題,已有專家學者分析出三大原因,包含高社經及新住民家庭紛失能、過動與智能邊緣者遭漠視、社群媒體負面效應,但在此筆者要提醒社會大眾,因教養失能導致的青少年犯罪問題,做好「家長身教」是治本之方,因孩子是父母的倒影,在孩子身上,我們會看到父母的行為舉止對他們的人格發展有深刻影響,尤其是情緒反應與行為,認知神經科學所洪蘭教授,曾提及品德教育每天要做,不能一曝十寒,更重要的是大人必須「身教重於言教、表裡如一」,否則孩子很容易耳濡目染,總言之,台灣家長絕對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做好家長身教非常重要,而台灣家長先做好一言一行,都會對台灣孩子在成長期產生關鍵影響,家長做好身教,也能避免後續因家長身教壞,孩子模仿,引發青少年犯罪惡化等社會連鎖效應!家長做好身教,也是給自己孩子最好的終生禮物,做好身教能幫助台灣社會,也幫助自己和家人,台灣家長何樂而不為!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