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2024選戰策略,報載國民黨內有意將視為「定海神針」的九二共識內涵,從人們所熟知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調整為「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此等明顯遠離親中路線的論述,動則得咎,恐引發深藍勢力的不滿,致使朱主席不得不出面闢謠、否認有此規劃,但從中或也不難窺見,藍營內部正在為兩岸政策的大方針測試風向,而過往被當作圭臬的九二共識,似乎已不再具有定於一尊的權威性。然則,這樣的轉向能否獲得共鳴,或許得回歸到九二共識的本質而定。

回想當初,「九二共識」是怎麼來的?

為因應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需要經常性磋商的事務與日俱增,致使準官方組織的海基、海協兩會,於1992年達成非正式的共識,舉凡無涉於政治性的事務性議題,理應先行擱置爭議,讓協商得以順利展開。該項原始性的默契意旨,後經前陸委會主委蘇起的詮釋,才有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具體內涵。(畢竟,國號正是最具政治爭議的項目,而擱置爭議最好的做法,就是你承認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我認定我們是中華民國。)

換言之,九二共識當初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而非「國家定位」的詮釋。它的目的,並不在於界定自我國家的稱謂或定位,只是基於交流頻繁所衍生的各種待解問題,尋求得以在突破政治僵局的前提下,獲得有效的解決。

然而,這麼一個工具性的共識,隨著兩岸領導人為求各自統治上的需求,在「各自表述」的基礎下,咸將其拿來做為彰顯國家主權宣示的主張,諸如台灣陸續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一邊一國等說法,而中國更絕,索性定調一個中國,壓根不提各自表述,極盡所能壓縮我國空間。種種悖離初衷的舉措,頗有從「一中各表」走鐘成「一中各婊」的趨勢,不斷的削弱其效用,時宜至今,已讓人們看不出該共識在兩岸交流上有啥功效。僅存的印象,只剩中國統戰工具、乃至於藍綠兩黨的相罵本。

既然「九二共識」已然失去當初的功能,那麼,不斷的去緬懷當年所議定的默契,又有甚麼意義呢?也就是說,國民黨不斷的冀望給予九二共識新的諦義,期盼藉此能夠起到兩岸和平與國家主權的衡平,根本是緣木求魚。莫說「九二共識」在台灣內部已被汙名化為「一國兩制」的意象,在中國早已定調「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要改弦更張的提出「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對案,最好人家習維尼會願意鳥你,到後來還不是買個寂寞,賠了夫人又折兵。

無用的事物,不及時的斷捨離,最終只會讓自己徒抱回憶的走入歷史。國民黨在兩岸政策的主張上,最大的問題,就是被禁錮在台商與買辦的思維中,所有的論述,彷若都是為了促進商業交流而來,這或許沒有價值觀上的對錯,但看在國內的民眾眼中,你就是在為那些特定族群服務而已,顯然無法在選票催化上獲得共鳴。基此,為什麼明明為了經濟交流事宜,派員到中國訪問,越訪政黨民調會越低,國民黨人真的還不明白嗎?

換個角度想,民進黨執政近八年來,壓根沒承認過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根本陷入到冰河期,在官方幾近毫無交流、甚至是針鋒相對的情況下,我國對大陸的各項經貿數據,有因此而減少嗎?或偶有突發事件滋擾,但大抵上民間交流根本毫無差別。顯然,民進黨在衡平國家主權與如常往來之間,已有相當的心得,對內訴求抗中保台、民主同盟,但對外仍能維持兩岸經貿暢旺,這讓他們根本無須自陷於國家定位的泥沼,反能夠對兩岸關係的詮釋游刃有餘。諸如賴清德主席可以從「抗中保台」順利轉化為「和平保台」,就是最好的例證,因為他們從來強調的,都只是台灣的主體性,少談與中國之間的定位問題,自然也就無須回應諸如「一個中國到底是哪一國」的尖銳問題。

所以說,國民黨阿!不要再玩文字遊戲了,「九二共識」早該揚棄,而且更不需要為了優化「一中各表」而想破頭,因為當中國不給你各自表述的空間,怎麼樣的新意都沒有意義。藍營與其在2024在即的關鍵時刻,將自己拘泥在恐會因發內部紛爭的國家定位大哉問,還不如正本清源的回到九二共識最初的「工具性思維」,想想在國內仇中已成事實的當前,如何在兼顧彰顯主權與國際參與的前提下,以「功能性」取向來擬定交流策略,或出於世界經貿規則,或基於兩岸民間供需,重新建構一套運行共識,才有機會治好沉痾已久的選舉軟肋。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一來,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不就跟執政的民進黨一樣麼?沒錯啊,政治正確的路徑,拿香對拜又何妨(*因為不拜就沒票阿!),只要能夠穩住一再會復發的傷口,將選舉戰場轉弦至其他場域,國民黨才有贏的機會。藍營總是自信的以為,兩岸政策是自己有別於綠營的強項,但回顧過往,哪一次不是在應對中國關係上一瀉千里,真的還要繼續自我感覺良好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