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誇口當選後,要在府內成立青年局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被議員吳沛憶「抓包」就任至今仍無具體計畫,雖要據以指控其「跳票」恐言之過早,但從經驗看來,蔣遲遲按兵不動,可能是「再」等誰所致。
從副市長一職能等上林奕華一個多月「虛位以待」,放任市政科層督導機制缺位、空轉,並順手把大安區立委補選沒收,蔣萬安因人設事、誤事已有紀錄,而黨內自家議員秦慧珠評論日前北市府衛生局長懸缺多時,亦意有所指稱「有其他更高明的人士在外面,因為目前暫時無法到市政府來,而卡住了!」而究竟是誰卡住那位最終被揭曉的「更高明人士」、台大醫師陳彥元,令北市府拖到前發言人羅旺哲辭職當天才能確認、公佈,不得而知,但蔣老愛「等一個人」的個性,實在是不分藍綠的共識,那他若將青年局成立一事「緩緩」,讓全台北市的年輕人都無法即時享受市府一級單位、單一窗口的相關服務,只為了等一個身在某處的某人,還真教人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藍營目前仍屬北市議會多數,不論就法規修正或預算編列,不管在野黨如何杯葛,勢必都能獲得支持與通過,只要行政作業「跑快一點」就能成事,條件好到不行,卻還是無法提出明確時程規劃,原因無他,就是「人」的因素!
放眼台北,要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年局長」並非難事,不論是社運圈、學生自治圈、新創圈、志工圈等,早有一堆人能任君挑選,再不然,翻開現任或歷任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名單,也有許多在這座城市認真生活之餘,還用業餘、課餘時間積極參與市政的優秀年輕夥伴,要從中找到具備「即戰力」且能政通人和之人才,何難之有?
但這顯然都不在蔣市府的考慮之列,所以才沒有具體時程,連在「何時之前」成立的「保證」也拿不出來。
這種效能,別說綠營不買單,屆時連當年被蔣萬安形容成「比較不理性」的「韓粉」也都能加以恥笑一番,因為韓國瑜當年從就任高雄市長,到宣布成立青年局「籌備處」,僅費時六個月。不知蔣市府要花多久時間才能產出相關規劃。
那蔣萬安或他背後的「地下市長」究竟在等誰呢?不論是在等府內年輕幕僚樹立功績並為人所悉(如被秦慧珠嫌棄「沒戰功」的市政顧問殷瑋,或者「30歲資深媒體人」出身、自稱發過萬篇稿件的副發言人徐政璿),或者是等年底選情明朗後,作為黨內派系交換籌碼,或用以收編參選立委失利的年輕從政者,都是蔣可能在「等」的選項,但若真如此,不僅得花超過一年時間跑不掉,更又回到「政治酬庸」的老路,並非著眼於服務北市青年之真實目的。
光想到這種人事鋪陳,蔣市府那「有聲無影」的青年局,還真令人不期不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