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台灣舉行九合一大選。雖選舉早已舉辦完畢,卻仍然有各種相關的議論,值得注意。敗選或慘敗的民進黨,其參選人被打敗之後,無可避免會變成如落水狗般,受盡抨擊批評嘲諷漫罵。不過在台灣似乎未必是這樣;未必是只批罵參選人、候選人。更常見的是,批其所屬之政黨或黨的大咖要員更常見習見。舉例來說,王世堅批蘇揆危害民進黨造成敗選,是「倨傲官員」!直言「(蘇)被逼走很難看」,要蘇趕快辭閣揆趕緊下台。王世堅:別躲院長辦公室雲淡風輕。這是很特別的敗選究責的奇怪詭異論調的一個例子。
蘇不見得為官為政勝任,助選能使候選人勝利,勢如破竹;然而這不是閣揆的職責所在。不過大家好像只希望他帶來選舉選戰大勝。
其實,敗選落選已是對參選人最大的責罰了。權位沒指望了,聲望折損崩壞了,就是最明顯最沉重究責與懲罰,只是沒嚴酷到,選敗者提頭來見罷了。而王世堅把眾多參選黨員敗選落選都歸罪到閣揆蘇貞昌也是很怪異的。事實上應當是誰敗選誰承擔敗選之責,只能任人批罵,飽受批評責難。然而王不此之為,卻獨痛批蘇貞昌要他下台。這很怪,好像只是藉機修理政敵罷了。
蘇不見得為官為政勝任,助選能使候選人勝利,勢如破竹;然而這不是閣揆的職責所在。選戰勝敗重責在候選參選人,就如在戰場能克敵致勝主要在將領與士兵。指揮調度得宜,能使士兵勇敢善戰奮不顧身,為國為民為己,這需要將帥士兵上下一心團結合作,一心一德為黨為國。以足球比賽來說,球隊需要傑出的踢功阻攔功奔跑能力超強的球員,如內馬爾C羅馬拉度那之輩,這樣比賽比較有看頭,勝利較有望;選舉選戰同樣需要傑出的參選人候選人
那些參選人有如此這般的表現嗎?當然蔡蘇或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引導力,然而將帥將士是否得宜允當指揮攻佔?這乃是關鍵所在。不檢討參選人候選人是否謀略得宜,勇猛攻戰,只找碴上級最上級最上上級,這是推諉與故入人罪。
有如將領有如指揮官的候選人,如不能引領民眾,影響甚至感動民眾,使其投票贊同擁護,則戰果糟,必遭落選難逃。
如王世堅這種議論者光在那裏痛批蘇揆,可說是搞錯目標。當然了蘇揆也可鞠躬下台,但這不是他導致敗戰的謝罪之舉。如果說言談高談闊論導至民進黨士氣地落以至於敗戰敗選,那王世堅輩的漫無標準依據,偏倚攻伐民進黨官員的言談言行,可說為敵方為對手建奇功製造綠軍之瓦解崩壞,很大大幫助藍紅白的勝選。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