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友台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消息一出令不少台灣人相當震驚。
李登輝交卸中國國民黨主席一職後不久,該黨就墮落成兩蔣所厭惡的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諸多藍營人物將黨產家產親族放在中國、香港、澳門而後長期遭裹脅挾持。李總統舊部故屬大多出席在淡水真理大學大禮拜堂舉行的告別禮拜,受李提拔的馬英九和吳敦義兩人卻只待不超過10分鐘就離開。馬從首次入閣到首次參選都獲李力助,儘管他是個食古不化的「間接委任選舉」守舊派,吳則因獲李點名接官派高雄市長而平步青雲。連戰、馬英九、吳敦義等百年之後,我想美日兩國政府肯定沒興趣為其派要員來臺,更重要的是:「他們應想想屆時會遭多少臺灣人民慶祝獨裁毒瘤已死而放鞭炮﹖」
臺日關係之從李登輝到蔡英文,有著一定的歷史過往。1994年7月,日本外相河野洋平(時由非多數黨的左派社會黨人任首相)出席東南亞國協擴大外長會議,飛往曼谷之際因躲避颱風而迫降桃園中正機場暫停,臺灣外交部派員請他下機到貴賓室休息卻遭拒絕。翌日,河野在日中外長會議開始之際便急切地向中國外長表示他於停留期間一直待在機上未踏出機門。他也反對李總統出席當年10月在廣島舉行的亞運會。
2001年春,已卸任總統的李登輝因心臟冠狀動脈狀況需赴日本就醫,偏偏再度擔任外相的河野洋平依然膽小如鼠懼中,反對發出簽證,最後由前首相森喜朗毅然核發簽證,讓李經大阪關西機場赴倉敷中央醫院進行導管手術安裝六個支架。安倍晉三當時正於森內閣擔任官房副長官,是他首次參與內閣事務(正職才算「入閣」)。而森喜朗原先是安倍晉三之父安倍晉太郎(曾任外相、通產相、內閣官房長官等要職)所率自民黨派系「清和會」的要角之一。因而,曾數次與李總統相見的安倍晉三請森喜朗來臺悼唁是具三方淵源的。
政三代河野洋平對中國如此卑躬屈膝,難怪他與另一位傾中的政三代谷垣禎一(被日本媒體報導曾於某次往訪中國時中了美人計而留下難堪把柄)是史上26位自民黨總裁中唯二未能出任日本首相的,勉強替日本留了點顏面。為了極權獨裁政權而無禮對待親日且價值觀相近的國家臺灣與知日派外國元首李登輝是日本外交史上不光彩的一頁。看看中國近年入侵日本領海領空的囂張與今年遭中國武漢肺炎病毒戕害的慘狀,若時光能倒轉、我們能逆行回到過去,相信不少日本政要會爭先恐後地改變往年錯誤的決定、挺起腰桿向中國說不。
五位前首相與現任首相(森喜朗、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菅義偉)都公開對李登輝辭世表示哀悼。即使動身前在家跌倒致胸部肋骨骨裂仍堅持前來的森喜朗,看得出83歲的他身上又多了些醫療復健器材,如其所言,這或許是他最後一次來台了。安倍總理在官邸舉行記者會痛惜李登輝之逝,曾隨安倍來臺訪問的菅義偉也回憶了拜會當時已年近90卻仍充滿活力的李前總統,聽他熱心地訴說著對台灣和日本的愛,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來日若友臺首相過世,臺灣人民的政府一定會派有淵源的高層政要赴日悼唁。
所幸日本新一代的政治人物已知恐共傾中只會自遺其禍,譬如,河野洋平之子河野太郎已覺醒。2014日本跨黨「零核電之會」會長河野太郎等四位國會議員與核電專家來臺參加「臺日國會議員『地震與核安』研討會」,馬英九除了拒絕讓他/她們參觀台電,也未安排會見。如同2011年處理大地震所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前日本當時首相菅直人於2013年來臺參與反核電活動,馬英九亦未與其見面。具理工背景的菅直人另兩次訪臺分別會見陳水扁總統與陳建仁副總統。顯見馬英九寧可在總統府見來臺統戰恫嚇的中國弱咖陳雲林與違法提供千萬政治獻金的所謂政協委員等,也不願見、不敢見友臺的日本前首相與明日之星。真正有心的臺灣政治人物,排除萬難也會安排與日、美決策圈加強對話關係的機會。
2019年年5月,擔任外務大臣的河野太郎透過推特表示「隨著國際化進展,強化因應世界公共衛生危機,已屬不可或缺。在傳染病防治上不應出現地理缺口,所以日本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8個月後,中國人就自武漢將來源可疑的冠狀病毒肺炎傳染到日本,河野想必深有所感。2020年,任防衛大臣的河野太郎表示一直試圖改變現狀的中國已成為日本的安全威脅,而提倡日本與美國、澳洲、印度的「四方聯盟」應有更密切的合作關係,並表達日本參與基於共同價值觀而分享情報資訊的「五眼聯盟」之意願。與美國國防部長討論後的他也表明美日同盟均會為了尖閣諸島(臺灣稱「釣魚台列嶼」)而與中國作戰,「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守護我們每一公分的領土」。留學美國的河野太郎明顯看出其父綏靖舔中之錯誤,而轉為捍衛自身的親美對中鷹派。
也曾訪臺會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新首相菅義偉於前年9月16日重組新內閣後,河野太郎改任負責「規制/行政改革」與「沖繩及北方對策(遭俄國佔領的北方四島)」的内閣府特命担當大臣。有論者稱他被貶官,其實是不瞭解日本內閣制的本質與運作方式。在排隊入閣者眾的情況下,能留在內閣維持曝光率就是種肯定。河野太郎也由原先的「内閣總理大臣臨時代理就任順位第5位」前進至「第4位」,讓缺乏自民黨內重要職務經驗的他多些兼具國內與國際事務的歷鍊,對他最終競選黨總裁與首相是絕對有利的。認為日臺應進行安保對話的岸信夫(安倍晉三親弟、第一次出國就是隨父親安倍晉太郎來臺)接任防衛大臣、中山泰秀眾議員出任內閣府副大臣兼防衛副大臣,兩人均於8月9日來臺赴總統府拜會蔡英文總統及至臺北賓館悼念李前總統,與安倍均同屬友臺派與黨內第一大派系細田派,可看作是領導自民黨勝選而任期原本至明年九月的安倍要延續意志、確保國防政策方向路線,並在大敵當前之際強化薄弱環節,這有意而為自然是臺灣該把握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