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每逢四月的媽祖遶境已成宗教盛事,各地沿途信眾無不熱情擁戴,卻被常態的搶轎衝突佔據版面,已讓媽祖遶境的「文化典範」蒙上陰影。
媽祖為國內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於地理環境四面環海,漢人移民多自中國渡海而來,象徵精神在於「過海媽租」。
這場九天八夜媽祖遶境,跨越臺中、彰化、雲林及嘉義,期間不斷上演「追神轎、鑽轎腳」戲碼,加上地方角頭派系鬥爭,也為衝突埋下伏筆。尤以臺中縣和彰化縣交界處的大肚橋衝突最為頻繁,為了避免爆發流血事件,警方總要部署大批警力,不僅浪費社會成本,也讓信眾形象受損。信眾為了求得神明庇蔭,若以暴力行為搶轎挾持媽祖,不僅背離國泰民安的文化精神,甚至淪為地方勢力的表演秀場。
媽祖遶境必須以莊嚴肅穆的方式進行,不該淪為流血衝突,期盼未來可以樹立典範,擺脫紛紛擾擾的刻版印象。
作者為新聞究所博士班學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