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蔡威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蔡威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中國機器狗與失控的「萬安演習」

    2025.09.08 | 10:02

    台北市政府傳出引進「智能機器狗」協助巡防,卻遭踢爆廠商是中國的宇樹科技,第一時間北市府還稱為「美國製」,新工處則回應檢測設備是由台灣廠商開發整合,市府說詞一前一後的南轅北轍,仿佛預告一場罔顧資安的「萬安演習」。萬安演習今年七月整合為「城鎮韌性演習」,強調「戰時資訊安全防護與通資系統應變」,如今短短事隔一月,市府尚未啟用卻急於讓機器狗「亮相」。這種「先宣傳、後驗證」思維,不但誤導市民對於民防認知,更掩蓋了現實問題;在政治表演的鏡頭下,引進非國產的軍武科技,是否需要全盤考量機器狗「本體」中的「後門程式」。機器狗背後潛藏「後門程式」的科技風險,中國製軍武裝置普遍存在「後門程式」規劃,例如無人機到監控設備,已經多次傳出能將數據回傳至境外伺服器,甚至還能搭配掛載功能。若北市府引進機器狗,作為「巡檢新夥伴」的行政革新,必須思考環景視察系統,甚至有無遠端控制軟體,畢竟「後門程式」極可能為「資訊戰」與「心理戰」的隱形武器。北市府一旦淪為軍武科技的實驗場,甚至打開數據窗口詔告天下,不僅可能「自曝其短」,也讓外界開始質疑,不知為誰布局這場「萬安演習」?北市府引進「機器狗」需有通盤的資安考量,檢測本體是否帶有後門程式,一旦陷入政治自欺與科技誤用,恐讓木馬屠城真實上演。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中國DeepSeek已現「商業破口」

    2025.08.20 | 21:28

    中國研發的 DeepSeek 今年年初橫空出世驚豔全球,以高性價比與特定場景模型,在當今全球生成式 AI 市場快速崛起,吸引部分亞洲用戶與開發者的共同關注,一度成為開源模型的明日之星。隨著科技競爭的更迭變化,反讓全球資本連結助長商業破口。在使用者比例上沒有帶來龐大收益,DeepSeek 雖在中國本土與新興市場取得初步滲透,無法比擬 ChatGPT 全球形成網狀擴散效應,核心用戶集中於區域社群與開發環境,導致數據反饋樣本相對單一,限制模型在多語言、多文化場景下的生成能力。根據QuestMobile推出《2025年第二季AI應用價值榜》,第一季冠軍的DeepSeek在第二季驟降,這已顯示商業模式與產業科技的連結必要,也決定了技術更迭的剛性需求與市場定位。例如,ChatGPT 屬於生態夥伴網路與跨國企業,能夠迅速獲取頂尖人才、算力以及應用場景。相比之下,DeepSeek 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有限,即使技術上具競爭力,也難以在國際標準等API 生態構建與企業採購鏈中取得優勢地位。DeepSeek 難道只是曇花一現?缺乏跨地用戶規模,甚至沒有變現模式與全球資本生態布局,恐怕只能淪為AI泡沫。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唱衰對美關稅 幫誰製造利多?

    2025.08.11 | 10:03

    隨著台美貿易架構的「疊加關稅」引發政壇攻訐,後續關稅談判卻被有心人士唱衰,先有媒體渲染被美課徵「32%關稅」,再到無良政客拋出「談判破局」,如今出現疊加效應的物價飆漲等恐慌言論,在野陣營刻意選在大規模罷免前炒作議題,這波唱衰背後的政治算計與經濟誤導,不僅弄巧成拙也將替人作嫁。誇大或扭曲對美關稅的談判內容來亂帶風向,不僅違背國際貿易談判的基本邏輯,還讓台美之間尚未正式進入「關稅減讓」,就先聚焦於非關稅障礙、透明度與供應鏈等議題。依據經濟談判,雙邊貿易協議會有「技術磋商、條件交換、政治承諾、法制確認」四個階段;加上此次已有前車之鑑,切莫迫使「疊加關稅」成為內鬥工具。台灣當前對美出口以高科技產品為主,以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占比超過30%,這類產業本身已受美國《晶片與科學法》保護補貼,台美經貿關係屬於長期戰略合作,非一夕可成的短期利益計算。對於關稅與FTA等高度敏感議題,政府需要依照產業利益、國際協商程序與法制節奏審慎推進,在野陣營也應以更成熟的態度理性監督。有心人士卻在關鍵時機大放厥詞、唱衰談判、危言聳聽,真正損害的不是政黨格調,而是台灣整體的經濟前景與國際聲譽。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唱衰萬安演習恐陷「認知作戰」

    2025.07.24 | 10:01

    國軍「漢光41號演習」為了驗證反制敵軍「快速突擊上陸」,動員各裝甲、機步營等參演部隊,依想定及輔助狀況整列,此次特地選在第一作戰區澎湖,實施各種「要域火殲實彈射擊」,要對來犯敵軍發起攻擊。然而,卻有特定人士與媒體刻意唱衰萬安演習,迎合國台辦言論催化投降主義,恐已陷入中國的認知作戰。中國國台辦拋出「花架子、不堪一擊」的老調重彈砲轟漢光演習,利用語言認知戰來削弱台灣軍民士氣,甚至口出狂言「漢光演習根本沒有實戰價值」,本質就是標準「敘事戰爭」手法,藉由貶低演習意義並扭曲戰略重點,要讓國人對自我防衛失去信心。這類發言,不僅是刻意忽略我國建軍轉型,也暴露出中共對我方「非對稱防衛」模式日益忌憚。部分國內媒體與名嘴評論不僅未發揮輿論監督,反倒淪為中共「認知作戰」的傳聲筒,利用各種報導與論述質疑我方「反登陸作戰已形同放棄」、「主戰場外移是戰術失守」,甚至斷言「台灣已無守土能力」,這種言論不僅違背事實,更是煽動社會焦慮。國軍在戰略構想上早已不再迷信「灘頭阻擊」的唯一路徑,而是結合反艦飛彈、地雷布署、戰場感知與機動打擊等多元戰術,要以「多點拒止、層層癱瘓」為核心思想。登陸作戰並非守不住,而是轉為主動破敵、延遲登陸、切割敵軍的「灰色地帶作戰」策略。唱衰萬安演習,應被視為敵我認知作戰,國軍不求虛張聲勢,但求步步為營,唯有社會輿論與國防體系齊心,才能築起真正穩固的戰略防線。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從義大利退場看破「一帶一路」幻象

    2025.07.10 | 09:50

    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擴張地緣政治再傳「-1」,歐洲核心國家義大利宣布退出,疑似出現中國生產的番茄醬與義大利當地的農產品「混裝」,中國企業透過洗產地手法,並以「義大利製」之名對外銷售,嚴重衝擊了義大利農民的生計,也帶來了「紅色經濟風暴」。這場風暴正是「一帶一路」的真實面貌,先以資本滲透、供應鏈操控、品牌寄生當主要手段,2019年義大利成為G7首個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的國家,希望透過中國市場振興自家經濟。殊不知,投資未能帶來經濟紅利,而加劇了義大利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依賴,擠壓了本地產業。台灣應從中深刻反思,目前雖未直接參與「一帶一路」,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經濟競爭中,面臨類似的外部壓力。諸多台灣中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早已深陷中國製造體系制肘,形成「洗產地」與「中轉出口」等依賴模式。若不積極推動產業轉型,繼續深化與歐美民主國家的供應鏈合作,義大利在「一帶一路」就已凸顯一個現象,品牌遭受稀釋,市場被迫掠奪,經濟主權逐步流失。義大利等國的「一帶一路」失敗也正提醒我們,短視近利的經濟依賴終將轉化為長遠的經濟風險,台灣必須以義大利為鑑,堅持走自主創新,避免成為中國附庸。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無人機染紅 軍審成良藥

    2025.06.24 | 21:13

    台灣國造無人機驚傳零件遭到滲透,國防部接獲舉報新加坡ACE6公司零件來自中國,這家無人機專用通訊設備廠商,由於取得中科院航空所採購標案,利用第三方採購零件清洗產地,如今中科院查證後,除了立即停止相關作業,也該引進軍審制度改革,防堵國安風險與制度破口。中科院無法直接受到台灣軍審制度管轄,在於歸屬財團法人,根據《國防法》與《財團法人法》相關規定,中科院並不屬於正規軍隊編制,軍審制度是以「現役軍人及單位」為其範疇,一旦發生軍紀事件,難以透過軍法審判來遏阻不法。國造無人機零組件傳出「染紅風波」,理應啟動內在控管的保護機制,同時徹查爆料消息來源,國安局針對科技安全議題也已成立專案小組,杜絕相關疏失與失職。國造無人機必須嚴格貫徹國防部100%排紅之要求,期待軍法未來得以介入強化國安體系。賴政府今年持續積極推動「國造化」無人機,為了貫徹國防自主、強化軍武量能、提升戰略軍備,軍事產業鏈一旦染紅,中科院旗下的無人機「通訊模組」出現陸製晶片,恐怕還有其他軍購項目,為讓監督體系得以健全,避免敵人藏在制度漏洞,透過軍審制度確保後勤忠貞,儼然已是迫在眉睫。中科院查證屬實雖已立即停止採購,若無引入類軍事單位的軍審制度,恐讓有心人士乘虛而入,迫使國產武器遭到滲透。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小紅書統戰術 數位糖衣毒藥

    2025.06.10 | 09:35

    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宣稱「小紅書」受到台灣年輕人愛用,統一後「會比治理香港還要容易」。小紅書成為中國數位統戰的社交平台,別於過去粗糙明顯的紙張宣傳,潛移默化之效不可不慎。小紅書平台上出現大量標榜「台灣人視角」的帳號,不僅積極塑造中國「進步、文明、自由」形象,頻繁發文批評台灣民主制度與選舉文化,形塑「兩岸一體」的情感依附。這些帳號不用官方語言,而是運用網紅語調、生活紀實與觀光遊記模式,試圖讓使用者產生認同與好感,潛移默化遂行「思想統一」。小紅書淪為心理戰的數位版,利用演算法則以及圖文誘惑包裝統戰訊息,1949年以來中國維持30多年心戰攻勢,不斷透過空飄傳單、書報以及廣播等方式,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如今,小紅書再以簡體字、大標語或是短影音攻擊台灣民主制度,轉以情感渲染替代命令語調,從認同層面削弱使用者對民主、自由與主權的堅持。遂行不再只是「讓你信服中國」,而是「讓你不再在乎台灣」的統戰手段。有關單位面對數位統戰,必須認知並界定這類行為,強化數位部、國防機關以及資安單位等跨部會合作,鎖定境外勢力滲透推動「內容來源標示制度」,仿效歐盟「外國代理人法案」制度,以此揭露平台帳號背後金流與操作背景。小紅書的微型滲透正在發酵,凸顯中國試圖將台灣「心理併吞」的宣傳策略,一旦視為文化交流而不自知,恐將落入數位糖衣毒藥的統戰陷阱。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中國國安白皮書 媒體敘事下的促統戰線

    2025.05.25 | 21:47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國家安全》白皮書,強調「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除了列為核心利益,還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此舉除了升高對台軍事恫嚇,也展現出宣傳戰線的滲透操控,成為對岸利用媒體敘事打造促統戰線。白皮書全文約二萬字,多處涉及兩岸關係,尤其警告台獨勢力,強調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用字遣詞充滿文攻意味。因此,一旦媒體開始大肆報導並且渲染統一訊息,不僅間接淪為傳聲筒,甚至協助達成統戰目的。面對白皮書的準資訊戰,媒體應該參考國際戰時報導準則,要以國家利益作為前提,別用客觀公正為由淪為在地協力者。特定媒體報導白皮書的促統言論,透過對立敘事,掩蓋廣大意見氣候,企圖重建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家意識。戰爭新聞本就無需追求「公正平衡」,考量媒體承載國家利益,「客觀報導」強調的中立原則,會被視為削弱士氣,甚至間接有利敵方。因此,多數國家在戰爭新聞上,傾向採取立場鮮明,支持本國的論述策略。假借報導又刻意鼓吹《新時代的國家安全》白皮書,全然配合對岸國家敘事,恐讓此次「特別軍事行動」萌芽,違反台灣利益。《新時代的國家安全》白皮書強調「統一」的資訊戰,經由媒體大肆渲染,一旦違反國家利益,受制對岸的敘事牽引,不僅失去媒體既有立場,恐將淪為戰略操控下的「在地協力者」。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空中堡壘 六代機的中美之爭

    2025.05.11 | 21:40

    美國空軍的下一代空中優勢計畫(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NGAD)和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的「大三角」六代機設計,正在制空權的競賽中激烈對抗,中國軍隊公開多款新型登陸艦艇,一度令美國陷入美蘇冷戰時的史普尼克危機(Sputnik Crisis),美軍急需一款超越F-22的戰機而產生軍事焦慮,用以對抗中國的殲-20與未來更先進的六代機,美國NGAD計畫的進退維谷恐讓自身陷入被動劣勢。美國NGAD計畫的關鍵角色將由B-21隱形轟炸機和未來隱身加油機擔任,而戰鬥機則聚焦於穿透性和多用途能力,這款制空戰機將搭載下一代隱形僚機(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以實現群體作戰的效能。理論上,NGAD聯隊的制空飛行性能應超越現有F-35機隊,其配套空戰子系統應具備更高水平的探測、通信和武器整合能力。然而,NGAD的高成本和技術挑戰使計畫前景不明朗,這也讓中國空軍得以抓住機遇,快速縮小與美軍的技術差距。NGAD的高昂成本成為可能計畫暫緩的核心問題,有人駕駛戰機與無人載具的權衡也讓美軍內部出現分歧,傳統有人駕駛戰機代表著穩定的技術基礎,但無人僚機如CCA則提供了更高的戰術彈性與穿透能力。這樣的設計分裂意味著美國需要重新定義空戰思維,而這可能導致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拖延部署進度。1955年爆發的一江山島戰役中,中國解放軍成功運用海空聯合作戰,迅速攻陷國軍的島嶼防線,當年行動揭示了對制空權的掌握直接決定戰局。在當前的情境下,美國空軍的航程限制可能成為弱點,特別是在面對中國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的挑戰時,缺乏靈活的部署能力可能使美軍陷入戰略被動。一江山島戰役凸顯制空權的爭奪,背後是更廣泛的科技和供應鏈博弈,航空科技的發展依賴於先進材料、發動機與晶片等關鍵技術,而這些領域是中美技術競爭的核心,中國若能在技術自給自足上取得突破,將對美國及其盟友形成極大壓力。美國的NGAD計畫試圖重塑空中優勢,但高成本和技術分歧使其進展緩慢;而中國空軍則藉助快速的技術整合和靈活的戰略部署,正在逼近乃至超越某些美軍優勢。如同一江山島戰役揭示,制空權不僅取決於單一裝備的優劣,更需要全面的戰略協調與技術支撐。在這場新時代的「空中堡壘」對決中,誰能真正掌控制空權,也將決定未來全球軍事秩序的走向。作為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土地正義迷霧 台中市府裝睡

    2025.04.29 | 09:58

    台中市黎明重劃區內的「黎明幼兒園」違建尚未拆除,法院纏訟16年至今仍屹立不搖,今年台中地院法官率隊前往現場進行拆除前的測量,卻遭園長林金連公開阻撓,台中市府的無為而治,不僅損害了公共利益與法治尊嚴,也讓土地正義陷入一團迷霧。所謂土地正義是指使用與分配公平對待所有權人,秉持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私人違建如果長期占用公共土地,惡意阻礙市政重劃區的後續開發,市民的生活品質與城市發展將會受到影響。黎明幼兒園的違建案,除了私人利益凌駕於公共利益,還有市府的陳陳相因,才讓土地正義無從實現。台中市政府在此案中儼然行政怠惰,不去協調園長並且配合法院執行,卻將責任往外一推,司法人員不敢有所作為,至今才會歹戲拖棚。台中市府的行政機關沒有落實法院判決,導致違建至今屹立不搖,以行政權霸凌司法權,顯然破壞了權力分立的原則,也損害了司法權威。行政機關一旦選擇性地執行司法判決,就會有無數的黎民幼兒園,如何恢復公共土地的正常使用,土地正義恐怕只能尋尋覓覓。黎明幼兒園一案凸顯台中市府對土地正義漠視,行政機關毫不尊重司法權威,褻瀆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難道這是就媽媽市長的苦民所苦?​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言論自由還是「敘事詭計」?

    2025.04.11 | 09:40

      中國配偶劉振亞(暱稱「亞亞」)公開發表「武統」言論遭到驅逐出境,這類說詞卻被不肖政客以言論自由包裝,試圖以「受害者」角色影響台灣輿論,刻意掩飾論述背後的實際惡意,恐讓台灣陷入「敘事詭計」。  「敘事詭計」是流行於推理小說寫作的普遍手法,作者透過主觀介入故事,別於第三人稱的客觀描述,刻意誘導讀者嘲向錯誤假象的方向靠攏。這種手法如同中國陸配的統戰之說,透過塑造特定情節,刻意影響目標群體的認知情感。  亞亞認為自己沒有鼓吹武統,強調絕無違反法律,解釋是在分析現實,提醒大家避免戰爭。這恐怕是中國精心設計的「敘事詭計」,旨在透過受害者敘事,進行認知作戰與話語操控,已經超越單純的言論自由範疇,甚至頗有軍事宣傳的意味存在。如同普丁認為是烏克蘭迫害俄羅斯族人,促使他發動戰爭,至今仍舊烽火未平,全因基輔已經「徹底瘋了」,這是他在接見傑出軍人的公開談話。如今,我們若還停留在言論自由層次,忽略「敘事詭計」的背後目的,即是透過重複謊言,使其最終被人視為「真理」,恐讓台灣陷入國安隱憂。  陸配發動的「敘事詭計」不可輕忽,切莫夾雜個人情感而模糊焦點,關乎國家安全的認知作戰,如何能以言論自由來瞞天過海?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台中治安走歪 過度執法常態?

    2025.03.23 | 10:11

      台中日前傳出「誠品母女烏龍竊盜案」引發關注,一對母女在誠品書店購物,當下店家誤報竊盜,遭到大批警方強行帶回調查,年幼女童當場嚇哭,最後證明並無犯法,也衍生出執法比例失衡的常態問題。  比例原則要求公權力的行使應與目標相符,避免對人民造成過度干預。根據報導當時多名警員圍堵母女,無視母親請求讓她尋找大女兒,硬生生將她們帶到警局。最終證實並無竊盜行為,警方卻未進行任何補救措施。如此粗暴執法,是否代表台中市府對警察權力的刻意放任?  這起案件在警方未查證事實的情況下,當街攔截母女並且限制行動,甚至對年幼兒童造成心理創傷,由於當下出現至少五位警員,顯然不只是個別警察的執法問題,而是台中市政府長期對執法標準的莫衷一是。當警察變成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壓工具,市府應責成警局強化執法教育,避免無辜市民再度受害,確保警員理解比例原則;建立申訴機制,受害民眾應有明確的管道向市府反映問題,而非縱容警察濫權;透明調查與道歉,市府應立即調查誠品母女案的執法過程,向受害市民致歉,恢復社會信任。  當警方過度執法違反比例原則,凸顯維護治安缺乏裁量準則,市府應責成警局強化執法教育,而非當作個案還掩耳盜鈴。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壯促法之亂 草率立法的政治交易

    2025.03.12 | 11:17

      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春城因《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簡稱《壯促法》)爭議辭職,該法被指立法過程欠缺周延考量,恐將衍生利益衝突的相關問題,不僅引發社會大眾對立法草率的質疑,也凸顯出耐人尋味的政治交易。  《壯促法》旨在促進壯世代政策及相關產業發展,但在立法過程未經充分討論,法案第五條要求政府建立壯世代金融行動方案,提供金融商品;第十二條推動壯世代觀光發展,建立壯世代旅遊行銷品牌;第十七條要求政府編列壯世代事務預算。這些條文內容空泛,缺乏明確的執行細則,恐被有心人士利用。  吳春城被指利用立委職權,刁難行政部門,透過刪凍預算等手段,要求各部會配合《壯促法》政策,甚至涉嫌圖利其家族企業。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面對吳春城爭議仍無明確回應,當自家立委陷入利益衝突爭議,黨內上下卻是三緘其口。民眾黨內部對吳春城的處理態度模糊,未能及時展現應有的紀律性和透明度, 如今藍白立委滅火同意審查,已讓社會大眾產生政治交易的想像空間。  《壯促法》的爭議耐人尋味,暴露草率立法和利益衝突,藍白立委一手促成壯促法之亂,既不廢除還將審查甩鍋民進黨,難掩政治交易背後的暗渡陳倉。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在野內鬥不止 難敵罷免風潮

    2025.02.24 | 21:39

      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公開承認在參選立委期間,接受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贈送的一萬份競選小物,再度引發外界對於黨內權力鬥爭關注,這起事件不僅暴露國民黨的內部矛盾,恐將助長罷免的合理性。  立法院長韓國瑜高喊罷免門檻25%不合理 ,聲稱已經造成台灣內部衝突。如今看來國民黨的內鬥問題率先浮現,連黨主席朱立倫都曾坦言,國民黨應該改名為「內鬥黨」,想要渡過罷免難關,恐怕最大敵人還是自己。  鍾小平坦言傅崐萁「送」他一萬組競選小物,恐將涉及政治獻金申報不實,甚至還有偽造文書之嫌,若是「中國饋贈」也將違反「國安法」,接受境外勢力影響選舉。國民黨的內鬥形象勢必助長罷免風潮,當在野黨將精力耗費在內部鬥爭時,無法有效監督執政,反而可能引發民眾反彈,進而提供罷免的合理性。  國民黨的內鬥戲碼正在強化罷免的合理性,而非不同立場的政治競合,當國民黨還在訴諸民粹反制,殊不知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迷霧中的預算 藍白民主背叛

    2025.02.12 | 10:41

      中央政府114年度總預算案在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審議下,刪減超過2000億元並凍結金額逾1500億元,最終確定的刪減與凍結數字,竟然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企圖送交總統府來公告。此舉不僅是對憲政體制的挑戰,更顯露出政治算計凌駕程序正義。  依據現行法令,總預算案應由行政院編列後送至立法院審議,並經由立法程序確認後,方能交由總統公布。然而,在此次預算審議中,國民黨與民眾黨的行為卻顯示出明顯的違憲疑慮。他們未能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完成預算案的討論與表決,而是以一種草率的方式進行政治操作。  憲政體制的核心在於權力分立與制衡,而立法院的預算審議權正是用以監督行政權的重要手段,如果立法機關未經充分討論即將不完整的預算案匆匆送出,無疑是在褻瀆自己職責。這種對程序的漠視,直接侵蝕了憲政體制的基石,讓立法院形同虛設。此次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操作預算審議,背後的政治動機十分明顯,刻意在審議過程中製造混亂,未經充分討論即迅速刪減與凍結大量預算,藉此向行政院施壓,甚至博取選民支持。在如此龐大的預算案中,每一筆刪減或凍結的金額都應有清楚的依據與公開的討論,這是對民主原則的基本尊重,否則就是「黑箱作業」。  總預算案應以程序正義作為基礎,避免草率任性的政治操作,如果就連刪減與凍結數字都無人知曉,請問總統如何公布?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反制「統戰」嚴防在地協力者

    2025.01.22 | 22:33

      中國統戰樣態觸角深入網紅引發關注,透過臺灣在地協力者,舉辦包含旅遊訪勝、文化交流、體育賽事等活動包裝,目的為在當中置入行銷「中國世界觀」,民眾稍有不慎就會淪為宣傳工具,也讓統戰成為國安危機。  兩岸關係的冷戰時期從50至70年代風行草偃,當時兩岸空飄傳單的現象頻傳,文宣內容呈現多元訴求,目的在於製造心理矛盾與認知對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空飄傳單已經成為宣傳利器,兩岸均付出極大人力與物力投入,隨著傳播科技日新月異也加深其廣度與深度,利用網紅媒體作為政治洗腦。  中共的心戰策略分為「三大心法」作為主軸,第一、透過國際媒體發表論述,掌握詮釋權的輿論戰;第二、藉由網際網路潛移默化的心理戰;第三、假藉兩岸和平共處的形象戰。當前兩岸關係正處詭譎多變,我國防安全的最大隱憂首重心戰,在新傳播科技如雨後春筍般發展的當下,意味各種宣傳戰略更能無所不在的滲透其中,普羅大眾理應培養媒體識讀,才能避免中共無孔不入的統戰心法。  反制「統戰」的全民國防時代已經到來,為能得知中國輿情與政策走向,唯有提高媒體識讀的判斷能力,才能抵擋中共無孔不入的宣傳手法。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柯文哲假辭職不如真退黨

    2025.01.10 | 10:17

      柯文哲日前於羈押庭上再次強調不會「假辭職」。台北地檢署偵結起訴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裁定柯文哲以7000萬元交保後又再度羈押,即便民眾黨目前對外以黃國昌為「代理黨主席」,已讓各界霧裡看花,與其留下話柄遭人詬病,柯文哲不如退黨以表決心。  柯文哲辭職與否直接影響與案內證人的接觸問題,檢方抗告理由指出可能透過黨內事務影響案情調查,加上內部聲音認為柯文哲若正式辭職,恐將引發黨務真空,這使得柯文哲的「辭職」成為一場政治與法律間的拉鋸戰。民眾黨內先前堅持要他留任,難怪外界認為「辭職」只是虛晃一招。  柯文哲與民眾黨的兩極態度迫使這場「辭職秀」掀起陰謀論,柯文哲先前在羈押庭上多次強調,會在短期內完成交接,指派立委黃國昌為接班人。但值得注意的是「交接」並非一蹴可幾,過程中的任何拖延都可能被視為一種形式上的辭職,實質上的留任。若柯文哲在未完全放手黨務的情況下繼續參與決策,即使不直接牽涉案情,也難逃「假辭職」的質疑。柯文哲的處境更突顯了「黨職分離」的重要性,身兼黨主席與涉案嫌疑人的雙重身份,如何在法律要求與政治現實尋求平衡,民眾黨的內部考量無疑加深了這種矛盾,柯文哲何不考慮退黨一勞永逸?  柯文哲不如退黨以表決心,也能排除外界認為「辭職」只是虛晃一招,不僅招來了一人政黨的專權形象,還讓十八相送戲碼荒唐上演。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表決正義淪喪 誰在沒收人民的罷免權?

    2024.12.26 | 09:27

      立法院日前內政委員會審議《選罷法》修正草案上演「封鎖鬧劇」,國民黨團在未經充分討論之下,於1分鐘內完成草案審查,以封阻會議室隨即提報院會,不僅顯示國會運作的光怪陸離,更凸顯出表決正義失守,儼然沒收人民的罷免權。  立法院的粗暴程序已經背離民主精神,此次《選罷法》的審查過程,如同一場預設結局的荒謬鬧劇,國民黨團在開議前以桌椅封鎖會議室門口,還以塑膠膜阻擋,刻意限制民進黨立委進入開會,這種行徑完全背離了立法機關應有的程序流程。獨裁表決的程序安排,已經損害國會的正當性。  國民黨為了提高罷免門檻,在國會上演民主獨裁,惡意削弱公民權利 ,從表面上為了防止濫用罷免制度,實際上將導致罷免權力形同虛設,進而削弱公民對公職人員行使監督的權力。罷免制度是民主體制的重要環節,它賦予人民對不適任官員進行問責,形成選舉之外的補充機制,提高罷免門檻,等同於讓公民參與政治的成本更高,也讓不作為甚至失職的官員有恃無恐,最終受害的將是台灣的民主質量。  立法院長韓國瑜應對此事表明立場,啟動相關機制,確保未來的審議程序回歸正軌,表決正義一旦淪喪,人民的罷免權失守,恐讓台灣民主根基面臨更深層的挑戰。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笑看藍營「中堅份子」

    2024.12.12 | 09:05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連連失言近期引發各界撻伐,先是陷入館長陳之漢的「球版爭議」,後又直播狠酸身兼中華職棒會長的民進黨立委蔡其昌在「蹭」棒球,背離普世價值的「歪樓」言論,恐已淪為享受孤立圍堵的「中堅份子」。  「中堅分子」(Hard Core)源自沉默螺旋理論(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概念,「中堅分子」可以承擔孤立與威脅,走向一種全然無懼的本位主義。即便吳宗憲公開致歉,但卻似乎無法凝聚黨意與民意,難怪只能特立獨行以此強化自身信仰。  吳宗憲曾擔任檢察官卻在受邀直播語出驚人,認為「博弈沒傷天害理」,強調摧毀職棒是打假球的人,逆風發言挺館長引爆網友怒火。另外,吳宗憲又在直播上批蔡其昌「蹭」棒球聲量,說預算沒有過,胡扯明年棒球。藍立委與白網紅這齣「同舟計劃」已經預告未來勢必「群魔亂舞」,不見過去強勢的黨機器敢言而是緩頰,如何回應民意反彈,恐怕還會掀起一波波失言危機。吳宗憲如何對公眾情感來精準回應,也是黨對社會價值的重新談判,若藍營面對失言甚至失格言論,繼續顧左右而言他,勢必會讓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堅份子」持續刷新全國三觀。  國民黨想要重返執政卻放任孤立圍堵的「中堅份子」黨內橫行,強化自身信仰只會陷入民意圍堵窘境,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人物,最終將被廣大民意淘汰。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柯文哲剃光頭不抗告淪政治操作?

    2024.11.28 | 09:08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到羈押至今仍未抗告,還遭目擊頭髮剃光引發熱議,律師團不提抗告想在最後梭哈,搭配柯文哲積極操作風向輿論,難道剃光頭不抗告的政治操作真能服眾?  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到二度羈押已讓各界麻木,民眾黨號召群眾在立法院旁集會聲援也大不如前,柯文哲從被約談、搜索、收押以來,民眾黨刻意形塑政治追殺氛圍,不定時辦各種挺柯集會。相較之下,柯文哲律師團不提抗告,也減弱了「司法不公 政治破害」的集會訴求。  柯文哲選擇不提抗告爭取清白還能號召支持群眾?以剃光頭的方式難道就能轉移焦點?與其花費時間在法庭外大搞民粹,不如依循司法途徑爭取清白,否則支持群眾遲早疲軟。柯文哲目前共有六大案件纏身,均由台北地檢署偵辦,分別是京華城容積率案、政治獻金假帳案、北士科地上權案、台智光警用監視器案、第一果菜魚類批發市場改建案、南港轉運站BOT案等,如果每個案件都靠剃光頭等政治操作進行法律施壓,那柯文哲有幾顆頭呢?  柯文哲剃光頭不抗告難以服眾,不僅減弱「司法不公 政治破害」集會訴求,對於眼下抗告失利了然於心,如何期待以政治操作顛倒是非?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