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越演越烈,開戰至今已進入第18天。俄軍的攻勢也越加猛烈,包含首都基輔在內,重要城市像是哈爾科夫、切爾尼戈夫、蘇美跟馬立波目前都遭猛烈砲擊,上述城市除了基輔外,甚至受到俄軍全面包圍。雖說俄軍開戰前期低估守軍能力,但隨著戰事拉長,俄軍本身的軍事優勢也逐漸顯現。截至目前,仍拿下不少戰略點,戰線推進雖緩慢,但仍持續向前。

《路透社》(Reuters)3月12日引述美國高階國防官員指出,俄軍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外綿延64公里的車隊停滯數日後,過去24小時內已向前推進4.8公里。據估計,目前僅距市中心約15公里,這場攸關烏克蘭首都生死的關鍵戰役即將來臨。

同時間,美、歐除邊實施制裁外,另一邊尋找調停俄烏衝突的解方。雖俄烏談判在「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的議題取得進展。然而,目前雙方仍對承認烏東境內兩獨立國頓內次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的問題僵持不下。隨著俄烏衝突時間拉長,除美、歐持續援助烏克蘭外,土耳其、以色列、印度都表達有意在外交上成為衝突的調停國。

《路透社》(Reuters):Russian strikes in west Ukraine aimed at halting use of airfields-US official

https://www.reuters.com/world/russian-strikes-west-ukraine-aimed-halting-use-airfields-us-official-2022-03-11/

「殘酷的現實」烏克蘭北約、歐盟兩頭空!歐盟承諾未來將降低對俄能源依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一週前曾在歐洲議會,發表令人動容的演說,當時甚至讓即席口譯人員也落下眼淚。澤倫斯基自軍事行動開始以來,就呼籲歐盟讓烏克蘭迅速加入,但現實總是相當殘酷。再怎麼激勵人心和感人的演講,仍無法改變歐盟讓烏克蘭快速加入的事實。

歐盟成員國領袖於3月10日至3月11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進行為期兩天的歐盟峰會。會中歐盟國家就烏克蘭走快速通道加入歐盟的議題進行討論,但歐盟成員國在此議題上並未取得共識,多個成員國家反對烏克蘭走「捷徑」加入歐盟。

據《半島新聞台》(Al Jazeera)報導,峰會中不少成員國紛紛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問題表示反對。例如: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在會中明確表示他反對烏克蘭快速入歐的立場,他認為加入歐盟「沒有捷徑」。克羅埃西亞總理普蘭科維奇(Andrej Plenković)也表示:「沒有國家能在一夜之間加入歐盟。」法國總統馬卡宏(Emmanuel Macron)則認為:「歐盟不會因一個國家陷入戰爭而馬上讓其加入,但也不會關上入歐大門。」一般說來,若要加入歐盟,從申請到正式加入需數年至數十年的時間完成整個流程,最近才加入歐盟的克羅埃西亞,就花了約10年時間才正式加入。

雖說歐盟拒絕對烏開啟快捷通道,不過歐盟領袖們也對俄國侵略烏克蘭的舉動表達譴責。除口頭上支持外,歐盟元首也承諾再對烏克蘭提供5億歐元(約新台幣155億)的軍事援助,並持續對烏克蘭進行人道救援。另外,歐盟也表態會再對俄國實施新的制裁。

《半島新聞台》(Al jazeera):‘No fast track’: EU dashes Ukraine’s hopes of quick membership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2/3/11/eu-dashes-ukraines-hopes-of-quick-membersh

中法德領袖視訊尋調停之道!德法俄談判無功而返

至於國際間對俄烏問題,在3月8日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tz)舉行中法德領袖視訊峰會,三人就歐中關係、烏克蘭、氣候變遷等議題交換意見。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表示:「烏克蘭局勢令人擔憂,中方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深感痛惜。」他強調:「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當務之急是避免緊張局勢升級,甚至失控。中方讚賞法德為斡旋烏克蘭局勢所作努力,願同法方、德方和歐方保持溝通和協調,根據當事各方需要,同國際社會一道發揮積極作。」

習近平還表示:「我們要共同支持俄烏和談,推動雙方維護談判勢頭,克服困難談下去,談出結果、談出和平。我們要呼籲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習近平也表態願意向烏克蘭進一步提供人道主義上的物資救援。」而在3月9日,中國應烏克蘭要求也透過紅十字會,向烏捐贈500萬人民幣的物資援助。

習近平還說:「中法德三國要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中方支持法、德兩國從歐洲自身利益出發,為歐洲持久安全著想,堅持戰略自主,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中方也樂見歐、俄、美及北約(NATO)開展平等對話。」

馬克宏及蕭茲則各自說明對當前烏克蘭局勢的看法和立場,指歐洲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危機」。法、德支持透過談判解決問題,給和平一個機會。感謝中方提出人道主義局勢倡議,願與中方加強溝通協調,勸和促談,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產生更嚴重人道主義危機。

另外,《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DW)報導,德、法、俄三國元首亦於3月12日進行長達75分鐘的三方視訊通話。德、法仍持續敦促俄國立即停火,並試圖透過外交方式解決問題。然而,這次的三方通話,進展有限未盡理想。

《德國之聲》引述巴黎艾麗榭宮(Élysée Palace)的幕僚表示:「會談中的對話進行得相當艱難,普丁沒有停止戰爭的意願。」這位幕僚還提到,馬克宏和蕭茲要求俄軍停止對烏克蘭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的圍攻,因為在斷水斷電的情況下,那裡正在發生一場人道災難。

普丁則表示:「戰爭的責任在烏克蘭一方。」他指控烏克蘭犯下數個戰爭罪行,包括處決異議者、將平民當作人肉盾牌等,不過,他並未對他的指控佐以證據。馬克宏表示:「將竭盡所有可能的外交手段,向俄羅斯提供選項,但巴黎也決心堅持對普丁的強硬路線,施加最大壓力。」馬克宏先前已透露,歐盟正醞釀對俄羅斯的第四個制裁方案,制裁強度堪比國際社會對北韓和敘利亞的制裁。

《新華社》:第一報道︱同法德領導人舉行視頻峰會,習主席談到這些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2/0309/c1001-32370348.html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DW):德法俄領導人再通話:普丁無意停戰

https://www.dw.com/zh/德法俄领导人再通话普京无意停战/a-61110391?zhongwen=trad&maca=chi-VAS-Line_Lang-30661-xml-linetoday

美國單邊對俄制裁連發!強勢制裁傷敵一百自損五十

自俄烏爆發衝突以來,美國已對俄連續實施數輪制裁,但因戰火持續延燒,美國也決定再對俄國施加數項制裁。3月8日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禁止從俄國進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雖說美國從俄國進口石化產品,僅佔美國進口量約8%,但美國這項制裁預計會影響俄國。不過,拜登這項行政命令,也註定讓美國國內原先就受「通貨膨脹」影響而高漲的油價進一步惡化。雖說拜登這決定對外能展現美國支持烏克蘭的決心,不過拜登恐怕會對自身國內支持度、民主黨的期中選舉造成衝擊。

另外,日前拜登還宣布取消俄羅斯的「最惠國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MFN),禁止俄國伏特加、非工業用鑽石與海鮮等進口。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隨即透過聲明表示:「今天的行動會取消對俄最惠國待遇,剝奪俄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各項好處。普丁與其政府必須為入侵烏克蘭付出沉重的經濟與外交代價,美國也會與其他世貿成員合作,在多邊機構進一步孤立俄羅斯。」

據了解,俄國失去美國給予的最惠國待遇後,俄企將與古巴、北韓企業列為同類,美國可對其大幅調高關稅。雖說這項措施仍需美國國會批准,但考慮到目前國會兩黨對俄烏衝突頗有共識,因此這項措施之後預計能順利通過。另外,美國還針對俄國寡頭(即俄國商業大亨)、官員和其家屬實施進一步制裁。

近期美國大型連鎖企業陸續撤出俄國,停止在俄營運,以表示對烏克蘭的支持。這些大型企業包含麥當勞(McDonalds)、摩根大通(J.P. Morgan)、漢堡王(Burger King)、蘋果(Apple)等知名企業。雖說美國企業此舉能表示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進一步孤立俄國,但即便俄國並非這些大型企業的主要市場,這些企業仍得面臨這舉動所帶來的商業損失。

以色列、土耳其、印度開始積極嘗試調停

數個國家對在俄烏間扮演調停角色,展開積極的態度。例如:以色列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3月5日時,就先後訪問俄國莫斯科和德國柏林,與普丁和蕭茲舉行會晤。在與普丁會面前,班奈特曾與馬克宏進行交談,雙方當時同意為實現停火的目標保持聯繫。與普丁會談完後,班奈特前往柏林與蕭茲會晤前,他也與澤倫斯基就烏克蘭議題通話進行討論。

以色列自俄烏衝突以來,對這議題的態度就相當謹慎。衝突初期,以色列並未加入西方國家共同譴責俄國的行列,在2月25日以色列就曾婉拒美國的要求,拒絕在聯合國安理會共同發起譴責俄羅斯的提案。不過,以色列也提供烏克蘭人道救援。

開戰後,澤倫斯基就曾請求以色列協助俄烏間的外交斡旋。日前,澤倫斯基希望能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舉辦「俄烏峰會」。澤論斯基與班奈特通話時表示:「現在來看,在俄國、烏克蘭或是白俄羅斯舉行是沒有建設性的,我不認為上述這些地方可使戰爭停火。我是否有特別考慮以色列耶路撒冷作為俄烏談判地點?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據《路透社》引述以色列外交部歐亞局局長哈爾波琳(Simona Halperin)表示:「的確,在耶路撒冷會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以色列之所以試圖在此烏克蘭議題上扮演中立的角色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以色列國內有五分之一國民有烏克蘭或俄國背景,且以國第三官方語言就是俄語。因此考慮國內民意的情況,以色列政府難在烏克蘭和俄國中選邊站。

第二、以色列與俄國在軍事上有密切合作,尤其是在敘利亞和伊朗問題的合作。若以色列輕率在這議題上選邊站,恐影響雙方在上述兩議題的合作,或影響雙方在整體軍事安全上的合作。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報導,3月7日時,俄羅斯、烏克蘭和土耳其於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亞(Antalya)舉行三方外長會議,雖未能達成停火協議,但仍承諾繼續對話。

土耳其外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當時在會後就表示:「會談不容易,但很文明,沒有人期待這次會議能出現 『奇蹟』,但需要一個開始。如果我們在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我們可以取得一個結果。」卡夫索格魯還表示:「他希望普丁和澤倫斯基舉行一次領袖峰會。」對於這項建議,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說:「澤倫斯基總統已經準備好。」而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則表示:「普丁並不反對這一原則。」

《法國際廣播電台》引述《法新社》的分析,這次會議說明了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的努力,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自危機開始以來,艾爾段就提出想扮演調解者的角色。

另外,《霧谷晶策》不久前曾在《拜登、G7的紅線 中印的未表態 烏克蘭的血淚》一文中分析印度在烏俄衝突上的尷尬角色。不過,印度也開始參與烏俄衝突的外交調停。3月7日時,《路透社》報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先與澤論斯基通話,探討俄烏衝突下的人道危機。隨後,他致電普丁,在長約50分鐘的通話中,莫迪呼籲兩國總統應舉行會晤,就烏克蘭問題尋求解決之道。

《路透社》(Reuters):India's Modi urges Russia's Putin to hold direct talks with Ukraine president - source

https://www.reuters.com/world/indias-modi-urges-russias-putin-hold-direct-talks-with-ukraine-president-source-2022-03-07/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俄烏外長談判失敗 土耳其已在期望促兩國總統會談

https://www.rfi.fr/tw/國際/20220310-俄烏外長談判失敗-土耳其已在期望促兩國總統會談

《路透社》(Reuters):Ukraine trusts in Israeli mediation, denies Bennett advised caving to Russia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ukraine-trusts-israeli-mediation-denies-bennett-advised-caving-russia-2022-03-12/

《霧谷晶策》:《拜登、G7的紅線 中印的未表態 烏克蘭的血淚》

https://www.facebook.com/FBC2E/photos/a.109067887579570/453833853102970/

《霧谷晶策》感嘆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協助仍是有限度的,歐盟與北約雖說大門敞開,歡迎烏克蘭加入,但是加入期程未定,必須符合規章沒有例外。即便當前國際社會對俄國都是同仇敵愾,多數聲援烏克蘭,但也無法改變烏克蘭在戰前政府效率低落、貪腐嚴重、遭寡頭把持政治等問題,讓烏克蘭無法得到歐盟全體認同。喜劇演員當選總統後曾誓言改變一切,但力有未逮反倒讓烏克蘭陷入戰事。能否抽身保全烏克蘭,猶待澤倫斯基與普丁王見王的談判。

《霧谷晶策》認為美國目前單邊對俄國加碼制裁,會引起歐洲盟邦些許不滿,因為歐洲對俄國天然氣、石油依賴遠高過美國對俄國的能源進口。若拜登因受制於美國國會,不欲示弱而持續加碼單邊制裁,那對美歐雙邊關係或將出現影響。尤其目前看來歐洲領袖,如法德兩國的馬克宏與蕭茲仍積極保持與普丁聯繫,拜登隔著大西洋看這一切,更讓人有金德伯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的感慨,亦即沒有國家願意在混亂狀況中領導局勢,導致最終失序。

《霧谷晶策》分析以色列現在積極介入調停,除以國國內近1/5人口為俄國與前蘇聯後裔外,美國近期與伊朗核武協議談判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要是美國因對俄國制裁導致的全球原油供應缺口,欲藉由與伊朗達成核協議,進而解除對伊朗制裁,讓伊朗的原油出口部分取代俄國,那這將嚴重影響以色列的安全。以色列與伊朗長期以來水火不容的態勢,更可能因美國對伊朗解禁而出現安全顧慮。而伊朗是否因美國欲解除經濟制裁,或是否繼續支持俄國而延遲達成核協議,也是目前這盤大棋局下應該觀察的重點之一。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