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1名男學生日前墜樓輕生,根據男大生留下遺書,稱其遭網路霸凌,不堪壓力於租屋處輕生。事件的原委起始於男大生在網路論壇上發文,評論其他女同學租屋毀約一事,其後女同學發文自清,引發兩方爭執。隨後,其他學生在Dcard上揭露該名男學生的過往事蹟和相關錄音檔,風向一轉,換成男學生飽受批評與輿論攻擊。

網路公審與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根據 Google Search Trends 數據顯示, 2020 年搜尋「網路霸凌」關鍵字比 2004 年增加了三倍,顯示越來越多人想進一步了解網路霸凌 的相關資訊。兒福聯盟 2020 年的調查也指出,超過一成的國、高中生每個月面臨至少 1 次的網路霸凌;超過五分之一的兒少認為網路霸凌只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

"他們只是學生,不是公眾人物,輪不到酸民來討論"

憾事之下,揭示的是一個公審文化興盛的網路環境,從前陣子大學放榜,備取亞州大學卻透過繁星選上高醫牙醫的高中生,再到失言風波不斷的Youtuber 艾莉莎莎,不論是否為公眾人物,他們皆為輿情壓力下的受迫者。或許他們的行為皆有違普世價值的道德判斷,但是在網友激情下的「征討」後,再回頭審視,上述「不符道德標準」的作為真的需要承擔如此程度的「懲罰」嗎?又或著這些透過網路集結的人們所建構的價值判斷究竟是一把公正的量尺,抑或是義憤填膺的當下,感性凌駕於理性之時的產物?

網路場域的公審文化
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即時、遠距在場、非同步與去中介化的社交網絡空間。使用者在其中的行為、活動與自製內容皆被記錄下來,且在大部分的時候,是處於一個公開的狀態,即使是在封閉空間的對話,也能在科技工具進步的今日,以成本極低的方式,在網路空間透過個人自我中心網絡(egocentric neetwork)中轉傳、按讚等行為串聯,消息因而暴露。另一方面,數位時代也使閱聽人走入既是訊息接受者,也是消息產製者的創用者(prosumer)的時代。以帳號為單位,只要有傳播工具,透過一支手機也能成為消息披露者,帳號間再彼此分享、留言與按讚,訊息即不逕而走。在上述脈絡下,手機既記錄了個體生活軌跡,亦同時追蹤著他人的行動路徑,現代社會的監控,進入一個不受空間限制的流動狀態,即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 )所提之「液態監視」(liquid surveillance)。液態監視的網路場域,因肉搜和隨時隨地拍攝上傳的影像,使過去拒絕被審視的權力階級,成為被檢視的對象,雖然賦權(empowerment)於過去無能為力的大眾,卻也一體兩面地,提供網路霸凌、征討等極端行為一個施展的管道。

戴上面具之後他們搖旗吶喊
網路缺乏社會情境線索假說(lack of social context cues)則解釋了網路中非理性行為較實際人際互動更容易產生的現象。首先,面對面傳播中的互動充滿各種情境線索,包括個人社經地位、環境、表情、動作等,而人在互動的過程中會透過這些社會情境線索去感知他人,並做意義的協調,進而影響人的行為,但是網路卻無法乘載這些線索。一但去掉這些線索,社會規範就會減少,尤其是「匿名」(anonymity)因素會讓使用者有益於平常的人際互動關係,又匿名是網際網路中一大重要特徵,故網路極化(polarization)的現象即產生,其中包括了只專注於自己所要表達想法的「自我吸收」(self-absorption),以及包含羞辱、發狂、敵對的「激越」(arousing)行為。若某一含有道德判斷的議題出現於網路討論中,就很有可能激起網路使用者帶有超乎常人的「英雄主義情節」、「拔刀相助」等情緒的行為,例如肉搜、公審與網路霸凌,而周遭之人道德上的和諧一致助長了行動,公審文化即成網路上的日常。

吃瓜群眾在圈外的鼓動
最後,在公審事件中,除了討論中為情緒所左右,被對立與論戰帶到情緒最高點的事件核心討論者之外,也包含了外圍起鬨的群體。而這些非事件核心相關人物的集結,創造出一種時聚時散、流動的群體關係,而此種關係為一具個體性的群體關係。進一步來說,從大眾社會(mass society)的發展再到互聯網的出現,社會經歷了有機社會的崩解---即社會原子化的過程。而網路使用者是歷經現代性個體化過程洗禮的個人,卻仍須滿足在自由與安全、個人與社會之間愛恨交織的心理需求,促使他們利用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特性,而形塑出網路起鬨、流動、時聚時散的面貌。換句話來說,他們以事件集結,透過參與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討論,以諸如起鬨、湊熱鬧(例如,暴動、推文)、語言創新與流行(例如,鄉民)等現象,得到集體情緒感應進而產生連結感,但同時他們也並不屬於任何討論之下的社群。

看似兩肋插刀的行為,是否真的能幫助當事人打抱不平;抑或是無形之中,在極化的網路場域,人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在網路場域中的討論,我們需要的不是急著為當事人護航、攻擊對立方的論戰,而是在釐清事件脈絡之後,給予理性、溫和的建議。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