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捷罷免案未通過,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日前表示,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如集中精神將選罷法修回正軌比較合理,只不過藍營「割萊委」仍在進行,罷捷失敗以及趙少康態度,都影響到國民黨下一波罷免行動、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的氣勢。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監測,先前民進黨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遭罷免後,罷免陳柏惟的呼聲大漲,單日聲量達2.8萬則,而在罷捷失敗後僅剩4千5百餘則,「刪Q」聲量雪崩8成。

趙少康一番言論,讓國民黨內部對日後的罷免案產生意見分歧,不僅打擊了士氣,更讓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表示要「靜思三天」,來決定罷萊委的下一步路。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監測,在罷捷失敗後,陳柏惟7日的網路聲量僅4589則,對比一個月前王浩宇確定被罷免後,那時的聲量最高來到2.8萬則,藍營陷入繼續罷免與否的意見分歧,讓罷免陳柏惟的呼聲暴跌8成,氣勢已不可同日而語。

即便趙少康於稍早澄清,停止罷免是指到陳柏惟、民進黨籍立委吳思瑤兩人結束後,但藍營內部對罷免的看法不一致,已打亂罷免案的攻防節奏。陳柏惟到目前為止,針對自己的罷免案表示,「中共若以國民黨為手槍打罷免子彈,我們來承擔,」頗有延續「抗中保台」味道。另據QuickSeek快析輿情監測,有關罷免案的討論中,「韓粉」一詞的關注度逐漸上升,並在罷捷後來到高峰。被罷免方將罷免方與「韓粉」劃上等號,恐對罷免行動產生制約效果。

國民黨「割萊委」行動是否喊卡,要考量的不單單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更重要的是,藍營在罷捷時高喊「反萊豬」、「教訓民進黨」,最後卻只投出5.5萬票,少於前高雄市長韓國瑜2020年在鳳山拿下的8.2萬近3萬票,顯示藍營在文宣口號、地方動員可能都出了問題。基層的投票能量不如以往激情,或許真的是時候通盤檢討選戰基調與策略,才能讓投下的政治資源真正反映在最終的投票數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