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5日,共有九名美國參議員共同向政府提出了決議案,呼籲泰國政府停止針對政治活動份子的暴力行為,意同表示支持泰國快速興起的民主運動。該法案由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中,排名最高的鮑勃·梅嫩德斯(Bob Menendez)(D-NJ)和迪克·德賓(Dick Durbin)(D-IL)共同發起,敦促泰國政府「保護和維護民主、人權、法治、和平集會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權利。」 並呼籲泰國當局立即無條件釋放政治活動家,以及避免恐嚇或迫害和平抗議的遊行者。此外,多名參議員也希望美國政府能向泰國當局作出相應的措施,但這就涉及到美泰兩國間的長久以來對於民主議題的關係。

今年的泰國學運,為2014年以來對泰國當局最大的挑戰,主要訴求為要求現任總理巴育·占奥差(Prayuth Chan-ocha)下台,並修正2017年在軍方主導下的憲法和解散國會,以及改變泰國現有的君主制中,泰皇權力過大的部分,更指出君主制賦予軍事統治者合法性,以換取他們對君主制的堅定支持。抗議者反對民主的表皮下,本質為獨裁專制的軍政府,泰國長久以來對民主進程的進展,始終為王室與軍政府相互庇護下扼殺,因為根據泰國皇室的潛規則,泰皇的存在就能夠聽取民心,不需要西方價值的介入。

而這次泰國參議院對學運的支持,美方宣稱美泰兩國擁有「共同的民主價值觀、法治、普世人權和自由開放的市場」,對泰國當局來說是否為干預內政?且泰國官方是否真正的認同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儘管共享民主價值這一點受廣大的抗議中學生認可,但過去幾十年的泰國歷史顯示,泰國的軍方以及保皇派的菁英階層,對普羅大眾的人權與發聲權毫無正向的貢獻,其中又以泰國皇室的誹謗法最為知名,根據該法律,批評或侮辱國王,王后或繼承人,每項罪名最高可判處15年徒刑,可以看出泰國當局對異議份子毫無容忍。

美泰間所謂的民主同盟,是在冷戰期間,對共產政權的共同反對下而建立的,美國是作為民主政營的領導人,而泰國是出自於共產勢力無產階級的力量可能撼動泰國皇室的考量,由此可以看出兩國長期以來對於民主的不同看法。美國政府若正式聲援現今的泰國學運,可能會製造華盛頓跟曼谷的緊張,而在美國當今試圖遏制中國的衝突之際,損失任何一個鄰近中國的盟友可能都會得不償失,對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來說,將會是件值得深思的考驗。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