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你暑假要做甚麼啊?」

「噢我報了蹲點活動!大概一個月都不會回家。」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蹲點這個詞成為大學生們長假的必做清單之一,特別是傳播學院的學生,聽見拍片、影像紀錄,似乎很難不被吸引。在各種同儕壓力、口耳相傳之下,蹲點已然形成一種風氣。愈來愈多人看見並透過這樣的活動學習,當然會發揮正向的影響,但如何持之以恆的維持蹲點價值,才是年復一年需要被傳承的。事實上,蹲點台灣成立於2009年,已經有十年歷史。當初的成立宗旨,是為了讓青年能有機會實踐所學並對土地付出,從中體驗到所謂「教室外的課程」。除了中華電信每年所舉辦的蹲點台灣,也有愈來愈多不同的單位舉辦類似的活動,讓青年花上兩三週以上去體驗在地,再透過各式媒介去分享自我的收穫與回饋。

但蹲點真的必要嗎?為甚麼不把同樣一個月的時間放在工作實習、出國遊學呢?蹲點的價值是甚麼?是趁青春熱血一遭?還是踏出舒適圈勇敢一次?如果要我回答,我會說蹲點帶給我的,是可以融入人生的故事,十幾天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根本不長,但你願意伸出手,土地便會還給你更多。在地蹲點不會有專業的工作訓練,但你能從在地的人物看見他們對於工作的態度和價值觀,軟實力的學習比起真實技術的培養,更需要我們花時間去磨。蹲點也從來不只是輕鬆娛樂,但對於所有新鮮的事物抱持新鮮感,邊看邊玩邊學,才是真的不浪費你願意投入給在地的時間。

去年夏天,我參加了RTM泛旅遊辦理的見學旅工計畫,性質和蹲點計畫相差不遠。去到在地社區待上一個月,完成指定工作後便算完成任務。較為不同的是,這個計畫算是媒合國際與在地青年的平台,因此我是和一位菲律賓籍的夥伴一起達成工作。我的蹲點社區是台東池上,後來因故只待了十七天。期間每週必須有一篇的日誌紀錄,加上五篇在地店家、農夫的採訪,以及七家不同民宿的介紹,最後再用一支五分鐘的影片呈現整體的生活紀錄。其實工作量攤開來看並不低,每日也是挑燈夜戰地趕截稿期限,但卻是好快樂也有很多成長的一段日子。

去蹲點前應該要有怎樣的準備?我會告訴你,甚麼都不用。但一顆開放的心會是最重要的事。去到池上以前,我從沒去過台東。對於池上的印象只有稻米和金城武樹。但金城武樹之後呢?和當地的農夫深談之後,我才理解他們對於稻米的堅持。在我們看見市售包裝以前,他們是如何耕作、如何聽天由命,半夜凌晨不辭辛勞地巡視農田,才有幾個月血汗換來的收穫。加上在這「看臉的時代」人們注重包裝和故事,但小農哪裡來的行銷團隊呢?幾乎所有一切都得由小農一手包辦,經過一層層生產環節的利潤流失,最後回到農夫手上的價值根本所剩無幾,僅能維持最基本的家用。但日復一日,他們仍然是拿出最好的在付出。

我所採訪的小農之一李友翔大哥,是兩年多前為了接手生病父親的農事,才回到家鄉的返鄉青年。這樣的例子在池上並不算少數:池上沒有高中,所以孩子們為了求學、工作,到了一定年紀都會離鄉背井,而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到四、五十歲,才回來從年邁的父母手中接手農地。李大哥剛知道我要來採訪時,很靦腆、緊張,煩惱著要和我分享甚麼的那種真誠,令人難忘。他總笑著說自己傻,傻傻地守著一塊土地。但佈滿秧苗的五分田,是他每天呵護的心血。人們對於友善耕作的概念不甚理解,經濟實惠的生活原則,總讓人在看見小農友善稻米明顯的差價時便望之卻步。李大哥說,他從沒想過能夠用種田賺大錢,但希望自己的田畝每年足以供給一百個家庭吃到安全的米,那就足夠了。數量不多,便能精質,這是他的減法哲學。這裡的人們想得單純,卻活得快樂。沒有都市人的汲汲營營,但內心卻是富足而美好的。

這些看見並非偶然,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必須是雙向的,傳遞出的訊息才有意義。蹲點不應該成為一項跟風行動,也不只是剛好能拿暑假來磨練拍片技巧、寫作文案的訓練而已,而是真的對在地的人物、故事、土地有興趣和好奇,讓他們的故事轉譯成為你自己的故事,才能讓一個月產生的效益不斷發酵。直至今日,我仍然和池上的人們有聯繫,每放長假必定會安排時間回去。觀光景點、必吃美食早在蹲點的時候就巡過好幾回,但我知道自己對於這片土地不想只是過客,是在一個好遠的地方築了一個家,喜歡那裡的生活、人和故事,也希望能持續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與這塊土地產生聯繫,這是蹲點之於我的價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