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夏第一次踏上北海道的土地,當時兩地尚無直航班機,最簡單的方式是由桃園搭機飛往東京再轉機到函館或札幌,然後再換火車或巴士到道東、道西、道央或道北(北海道四大分區名稱)。

因好友邀約與精心安排,得以赴日本最北兩小島(礼文和利尻島)和最北海岬(宗谷岬)一遊,當時台客遊蹤尚屬少見。我們在札幌轉乘夜間火車,預計凌晨抵達稚內(日本最北的城巿),並由此搭乘客輪航向野花盛開和海膽馳名的日本最北兩小島。

團員因轉機、舟車勞累,在夜行列車上睡成一團,突然聽到有人大喊,趕快下車,稚內到了!導遊也被驚醒問:真的到了嗎?趕快往窗外看去,不對啦!還沒到,大家不要下車!在驚惶中,大家返回座位。接著,導遊問了剛才喊話的團員,為何要大家下車?他很無辜的回答:剛才車快要靠站了,他就問隔座的日本人,這裡是那裡?對方回答:Wakanai。他想說我們的目的地不正是Wakanai,因此他趕緊叫大家下車。導遊哈哈大笑,告訴團員説:日本人回答的是「わからない」(Wakaranai),意思是「不知道」;但外國人聽起來卻很像「稚內」的發音「わっかない」(Wakkanai),怪不得你會搞錯,還好沒有人下車,不然就搭不到預定的船班了。

稚內的發音連日本人也常搞得糊裡糊塗,只要你拿北海道的地名去請教日本人如何發音?大部份的人都會答得亂七八糟,因為許多地名源自當地愛奴族語,並有著其特別意義,如稚內原意為「水冷的河川」;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知床」半島,其發音「しれとこ」(Shiretoko)也源自愛奴語,意謂「大地之果,大地突出之所」;連北海道最大城市「札幌」(Sapporo)之名也是來自原住民語,意謂「乾燥的開闊地」(另一說為有大片濕地的地方)。有意思吧!

2013年五月為了一睹「弘前」(Hirosaki)櫻花之美,首次飛往日本東北地方。最終,因花時較往年延遲,無法一睹夢境般的滿開櫻花,但弘前城與松景之美,仍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其後,往「秋田」(Akita)途中,換乘小火車,卻發現一個叫「笑內」的小站,心想怎麼會有如此好笑的地名,是否有所典故?意謂想偷笑就躲在家裡(內部)笑吧!還是當地有懼內(怕老婆)的習俗,在家裡只有老婆能笑;或是內人很好笑,就叫「笑內」。這個好笑!

再看「笑內」的唸法很有意思,讀做「おかしない」(Okashi nai),很像是「沒有甜點」的意思。因為甜點叫「おかし」(御菓子、okashi),另外「ない」(無い、nai)則表示沒有的意思,合在一起不就變成甜點沒有了嗎?那裡會知道竟是位於北秋田市阿仁町的可愛車站名。

有趣的是,接下來購買當地有名特產(お土産、おみやげ、omiyage)-「笑內饅頭」(まんじゅう、manjuu ),所發生的小插曲。我拿著商品一本正經的問店家說:「この中に御菓子が有りますか(Kono nakani okashi ga arimasuka、這裡面有甜點嗎)」?對方丈二摸不著金剛模樣,我再指著盒上印有「笑內」的字樣問:「おかしないですか」(Okashi naidesuka、不是沒有甜點嗎)?店方苦笑一下沒有回答,感覺是說怎麼有這樣無聊的人問此笨問題呢?

啊!被打敗了!好沒幽默感的店家,真的「おかしい」(okashii、奇怪之意)!おかしい讀音接近おかし(okashi),但意思卻差很多,合起來讀就變成「可笑しい御菓子」(おかしいおかし、okashii okashi 、奇怪的點心)。這個好笑!但只能笑到肚子裡,因為它被叫做「笑內」,不可以笑到外面去。

「笑內」的地名發音源自愛奴語,怪不得日本人常搞不清楚正確唸法,意指「下游處有小屋的河流」。

明天下午來家裡喝個茶吧?有Okashinai,還有Wakkanai。
好啊!我去買甜點,但你講什麼Wakaranai?
不用買了,已經有笑內(Okashinai)來的おかし(okashi),還有在稚內(Wakkanai)買的要送給你的バター(butter、奶油)。「わかるー?わからない?」(Wakaru、Wakaranai),聽有沒?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