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愛權、愛錢、還是愛國?台積電羅唯仁跳槽英特爾的省思
2025.11.24 | 09:21
猶記得電影「宋家皇朝」的經典名句「一個愛錢(宋靄齡),一個愛權(宋美齡),一個愛國(宋慶齡)」,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是宋慶齡,身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遺孀,可尊之為「國母」,但卻同時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資歷,所謂的「愛國」,愛的,到底是哪一國,從當下的眼光看來,著實是個大問號。時移至今,中國與台灣分治而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同時存在的現況猶在,相仿的情境,不覺得頻仍發生著麼?坦白說,錢啊、權啊,這些相對可以量化的玩意,處理起來相對簡單。先談談錢的部分,近十幾年來,各領域人才相繼出走中國,尤其以藝能界為最,何解呢?當然就是相中中國十億的華人市場。換言之,只要我們能夠拓展流行文化的市場,將行銷觸角發送至全球各個角落,即便待在台灣,仍然大有錢途。就像五月天、周杰倫等天王級的人物,到哪都吃得開,犯得著去舔共討碗飯吃麼?當然,假若沒能力開拓藍海市場,變相的還可以透過禁止規範來處理,一如所謂「非紅供應鏈」的概念,明文禁止人民賺紅錢,抑或是註銷舔共藝人的護照等權宜措施,都是可以有效遏止因金錢而混淆自我認同的狀況。繼而,權呢?就更容易釐清了。不同於經貿可以透過第三地來洗白,「賺紅錢」不容易界定,但有沒有接受中國所賦予的政治權力,端看其是否有特定的身分,乃至於有沒有被吸收當共諜之實,其實都不難分辨,依循著國安相關法令,都能夠妥適的解決。所以說,最難的、也是最無從苛責的,或許就是「愛國」這回事。當國家認同無法歸於一,當每個人都存有著自我解讀的認同,那麼,所有令人費解的行徑,都有可能祭著「愛國」的大旗遂行之。就像宋慶齡,相信在其心中,中華民國國母的尊稱,與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身分,是不相悖離的。因為其認定了中共乃繼承著往昔中華民國的大統,只不過是換了個國號,權力上仍舊一脈相承,沒有絲毫的違和感。由於當時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陷入到腐敗貪污的陰霾,讓她主觀上認為要拯救新中國,必須仰賴中共所建立的新政權,才會以「國母」之姿,出任副主席,為中共政權的正當性背書。換言之,這可是坐實的「愛國」之舉。相仿的情境,還記得「張憲義」這號人物麼?就是那個被美國中央情報局吸收當間諜,把台灣發展核彈情資悉數帶走,並銷毀核彈研發成果的那一位。記得前些日子接受專訪時,他再度重申從不後悔當年的行動,並認為這是「愛國」之舉,因為一旦台灣擁有核彈,則兩岸勢必挑起軍備競賽,陷落到高度軍事衝突的緊張情境。所以,他的作為,反而是促進了兩岸的和平狀態,讓人民可以安居樂業,何錯之有?幾乎是同樣的模板,前台積電資深副總羅唯仁,選擇在「台積電」快要變「美積電」的關鍵時刻跳槽英特爾,外傳帶走了不少先進製程的關鍵資料。試想,假若日後哪一天他接受專訪,聊起這件事,會如何自圓其說呢?相信我,答案,絕對也是「愛國」。可能會說「如果我不去,川普就會祭出更嚴厲措施來對付台灣半導體」、「如果台灣半導體產業沒有赴美發展,未來若台海陷入動盪,國本都可能陷入危殆」……大概就是諸如此類冠冕堂皇的話。當然,或許他確實打從心底認為,此舉是在拯救國家,但他心中的那個「國家」,是美國、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當一個國家不存有一個共同的認同價值,基本上是相當悲哀的。有些人從日本的角度看國家,大啖生魚片在「撐日本」,無聊當有趣;有些人則附和美國再次偉大的基調,不覺得台積電赴美有啥大問題;有些人還在緬懷中國大一統的過往,把拿香對拜人家中共的民族英雄……各種摻雜著他國視角的國家認同,基本上都存在著程度不一的偏差。中華民國、又或者說中華民國台灣,要真正成為屬於你我的國家,就該有定於一尊的國家認同,如此我們才能「心頭抓乎定」,不會到處去蹭、去撐誰,也不需要去抱誰的大腿,一切都從這片土地的利基出發,以我們自己作為本位,繼而再去思考與他者之間的共贏之法,才不會迷失在所謂「愛國」的混沌與情結之中,自欺欺人。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