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蔡英文總統接見臺灣三級棒球的冠軍隊伍,提出了職棒從4隊增加到6隊、健全職棒的二軍制度,以及強化各級棒球場地設施的「棒球三支箭」政策承諾,讓人不禁為臺灣體育政策的走向擔憂,也為蔡總統近期對於體育競技發展所制訂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設定思維嚇出一身冷汗。

多數關心臺灣棒球運動的朋友們都知道,臺灣有兩個最主要的棒球組織,第一個叫做「中華民國棒球協會」主管棒協主管三級棒球、業餘成棒與國家代表隊,另一個叫做「中華職棒大聯盟」是職業棒球隊所組成,但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沒有想像中的融洽。暫且不討論協會間大人們的愛恨情仇,回歸臺灣「棒球運動」發展來思考,這次棒球三支箭的政策宣示,恐怕有幾問題要仔細想想?

第一、民主國家的「職業運動規模」政府是否應該介入?

當總統的口中說出一個臺灣職業棒球隊應該能「增加6隊規模」時,讓人聯想到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他們國家奧運代表隊出發時,嫌代表隊設定的3面金牌太少至少要5面的事情,不由得想說臺灣現在連職業運動(Professional Sport)的發展,都回到過去管制時期、計畫經濟時代,由政府來決定玩家與規模嗎?

全世界民主國家對團隊競技型的職業運動的經營運作、資金來源,大多由職業聯盟所主導,幾乎沒有政府會主動介入干預,但像臺灣政府這樣由政府主動提出職業運動的發展規模的政策討論,也不是完全沒有案例,恰巧就發生在與臺灣棒球運動發展因緣極深的日本。

最近積極投入財政政策、刺激國內經濟的日本,也曾為了創造地方經濟新動力,把腦筋動到了「職業運動」上。在2014年執政黨自民黨黨內在進行政策提案,就曾提出過「職業棒球16球團化」的構想,想在靜岡縣、北信越、四國、沖繩等沒有球團的地區增設職棒隊來活絡地方經濟,但該構想一提出,就在12個球團檯面下的運作與反對聲浪中,案子還沒有出自民黨就被擱置了。今(2016)年年初四國地區的德島眾議院議員雖不死心地趁著預算委員會質詢機會重提此案,但當時的地方創生大臣石破茂就回答「不應該由政府主導,要由民間主導。既使政府說出口也未必能夠達成。」。所以這個政策提案就在行政回應軟釘子,以及「讀賣巨人」、「中日龍」兩家職棒隊老闆報社為首的眾多主流媒體直接無視或批判中無疾而終。

連政府主導、社會控制力很強的日本都不敢踩的「職棒球團數」的大禁忌,由被尊崇為「華人唯一民主國家領導人」、在英美自由市場理念歸國學者口中說出職棒隊伍的具體目標,頓時有身處地球另一端棒球王國古巴的感覺。

第二、政府「健全職棒二軍制度」的目的究竟是為了誰?

當蔡總統在三級棒球的選手面前,提到職棒隊增加、健全職棒二軍等政策承諾或許是出於好意,是想讓臺灣棒球界小將們知道,政府正在努力打造更多機會與空間讓「打棒球」可以成為他們未來職業,但為什麼消息一出輿論一片噓聲。理由很簡單,因為真正喜歡棒球運動、關心臺灣棒球未來發展的人都知道「職棒」是雖是體育賽事但也是商業、娛樂活動,因此「球團」本身就是「企業」,原本是職棒聯盟自己應該好好經營的二軍制度,但當資方不願補強球隊戰力、不願意多投入球員培育,不能提供選手們能有更多休息與輪替,無法刺激球賽可以更加精采,卻利用就業機會、勞權保障等政府責任的概念,順勢將資方企業本來就應該做的工作轉嫁到政府上,要所有納稅人負擔,這樣舊思維產業扶植政策,對這些與美國大聯盟、日本職棒資訊同步、以對等高標準在思考臺灣棒球環境的球迷們的眼中,根本就是開倒車的作法。更何況若此例一開,以後其他職業運動要不要比照辦理,所有臺灣產業的人才儲備制度政府要不要有同樣介入。

雖然國家文化、體育發展有其特殊性、公益性,但「職業運動」的生成、發展與結構,本來就具備高度「市場性」,聯盟與球團本身的企業經營理念能否獲得球員、選手的認同與支持,才是成功的關鍵。但球團經營者長期表現不具備永續發展的企業家精神,眾多作為不被球迷、選手所信任,當政府貿然將「健全二軍制度」作為棒球運動產業發展的政策手段之一,自然就被解讀成政策搭橋讓企業內部成本外部化、全民負擔化的另類官商勾結。

正所謂強摘的瓜不甜,既使政府提出健全二軍制度真正的目的出自於「就業機會創造」、「職業勞權保障」等公益理由,在缺乏勞方、資方甚至買方的多方溝通與共識建立貿然提出政策,恐怕如同「一例一休」爭議般惹得沒有一方開心。

第三、活絡棒球發展總是「棒球場地設施整備」優先嗎?

「從硬體做起,讓球員有更好、更安全的場地打球。」恐怕是這次提出三個政策手段中最不受爭議的。的確,沒有好的球場,球員就不能盡情的在球場發揮,球賽的精采度、球員的生命安以及全運動生涯,也可能會因為球場缺陷而毀掉,而且球場設備不夠好會降低球迷進場看球的意願,所以好的球場的確是棒球發展重調的硬體條件,但就算臺灣政府花錢打造再多更好、更安全的球場,臺灣小中高學生的學校生活仍然以基測、學測、指考競爭中渡過,在計較量尺、分數的日子中生活,考試不考、不能加分的體育競賽,如何吸引大多數的學生參與恐怕遠比打造「硬體」困難的多。

想要擴大國家運動風氣,不只是競技選手的培養,觀眾的參與、聲援也是非常重樣的,如果多數民眾沒辦法擺脫過勞、實質薪資衰退的困定,爭取周休二仍然要面對這麼大的資方抵制,政府花再多錢蓋出多先進的球場,若場邊沒有觀眾,則這些政策將會淪為政府「為政績而政策」的自我滿足。

在競技運動的「軟體」下功夫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績,更需要社會環境的經濟提升、生活需求種新的轉換,下預算修球場是最簡單不過的政策,各縣市體育單位就能提出政策,但要讓想打棒球的民眾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參與,把打造好球場、到球場加油內化成理所當然,不要再讓臺灣面對「巨蛋」是拆蛋還是拆商場的抉擇,不要再讓進球場看球加油的球迷不用為聲量、時間、票價等限制煩惱,恐怕才是「總統」層級應該要有完全打擊的表現。

 

本文作者:葉懿倫  慕哲社會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系列文章:奧運獎牌,政府砸錢就打的出來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