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9號,財政部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出口在過去9個月來已連續呈現衰退,其中,連續五個月的兩位數字衰退。包含政府官員在內的許多人把出口不振的因素歸因於紅色供應鏈崛起以及我國與中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的落後所致。亦即,他們把自由貿易協定視為解救台灣經濟的萬靈丹。同時,許多人也以經濟學強調自由貿易會讓參與貿易的國家變好來合理化他們與中國洽簽貿易協定的行為。
事實上,經濟學強調的自由貿易好處乃是來自於國家與國家間的產業分工。白話來講,產業的分工就是不同國家的產業是具有互補性而非替代性的。就紅色供應鏈而言,政府官員認為紅色供應鏈崛起是造成我國對中國出口退的主要因素。這其實就是說紅色供應鏈替代了我國既存供應鏈的角色,造成中國產業對我國產品的需求下降了,因此,台灣與中國的產業關係就不是互補而是替代,不是分工而是競爭。故經濟學所強調的分工的好處在台灣與中國間也就不存在了。
其次,即使在某些產業中台灣廠商仍較中國存在一些優勢,但我們要問的是,當兩國貿易關係更密切時,這樣的優勢是短期的優勢還是長期的優勢。亦即,隨著時間的經過,某些中國廠商透過技術外溢,邊做邊學 (learning by doing) 也有能力開始生產與我們相近的產品,即使品質差,但只要產品堪用且價格低廉,對消費者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時,中國低品質產品的出現一來搶走台灣廠商的部份市場,二來迫使台灣廠商必須降價因應,降低了廠商的獲利空間,這即是紅色供應鏈崛起對台灣廠商的衝擊,甚至紅色供應鏈就會出口到台灣替代掉本國的供應鏈。再者,台灣廠商的產品具有優勢是產品本身的優勢還是中國政府所賦予的優勢。這是因為若產品的競爭優勢是來自於中國政府所給予的優勢,那麼享受這些優勢的廠商必然是少數與中國政府關係良好的廠商,佔我國廠商的比例可能甚低。因此,即使貨品貿易協議簽訂後所帶來的利大於弊,只是少數人的利,多數人的弊。政府必須要清楚告訴人民如何建立所得重分配的機制讓好處可以全民共享。
最後,友達前董事長李焜耀曾指出,中國重點發展的產業,我們快閃。然而,包含工具機、石化、面板、汽車等四大我們希望降稅的產業都是中國想要發展的產業,台灣政府還希望中國降稅,我國似乎太過天真。此外,從清華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對台灣半導體廠商所發表的言論以及2014年6月中國政府公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可以知道中國進軍半導體產業,建構自有供應鏈的決心。即使中國政府願意對我們四大產業降稅,那麼我們要拿什麼籌碼來交換,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天下雜誌專訪中已指出,台灣太倚賴中國市場,這表示貨貿還沒簽都已經過度依賴中國市場了,貨貿簽了恐怕就只有中國市場。貨貿非簽不可嗎?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因此,從郭董的談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不簽貨貿並非不要中國市場,而是不要再繼續倚賴中國市場了。
本文作者:滬大尾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