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杯足球賽,讓俄羅斯人對德國有了兩樣新認識。首先是章魚保羅哥在德國大搞占卜,弄得全國神魂顛倒,讓原本就重度迷信的俄羅斯人心中舒坦不少,改變了傳統上他們對德國人理性冰冷的印象。其次,這回德國隊由多元族群組成,不再是純粹日耳曼血統,卻一樣出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見所謂「團隊精神」、「戰鬥精神」不是血統的問題。

當年輕的德國隊出戰澳大利亞隊時,俄羅斯人不敢相信他們的眼睛。「Özil, Khdira, Cacau這些都不是德國典型的名字」,比賽的大半時間,國營電視台的評論員都在說明這些不同族裔球員的背景。

德國隊以明快的隊形和傳球戰術大勝阿根廷隊時,俄羅斯電視評論員頻呼︰閃電戰爭(Blitzkrieg)!閃電戰爭!俄羅斯正是二次大戰時,德國閃電戰爭的最大受害者。不過,這時不管是使用「閃電戰爭」或「德國坦克」這些戰爭術語,語意中多的是讚賞而非忿恨。

的確,德國教練勒夫訓練出來的這支年輕多族群球隊,雖然輸給西班牙,卻贏得了全世界。

在法國隊鬧內鬨,灰頭土臉回國後,法國「世界報(Le Monde)」稱讚德國隊是「年輕人的奇蹟、清新、有動能、熱情、能直覺反應、有冒險勇氣、充滿智慧」,彷彿把它捧成運動典範。

英國「獨立報」評論說,即使德國隊沒有贏得世界杯,「它不僅改變全世界對德國的觀感,也改變了德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看法」。幾乎沒有一個英國的評論忘了提德國球隊的多元文化組成。這樣一支球隊被認為是證明了今天的德國是如何地向全世界開放。上次在德國舉行的世界杯足球賽,就證實了德國今天的愛國主義是新而無害的。

這回遭滑鐵盧的上屆冠軍義大利,把世界杯時尚獎頒給了德國隊教練勒夫。義大利媒體注意到,德國隊不只「年輕、多元族群」,令人意外地,他們還具有「娛樂性」,讓義大利媒體看得更順眼的是,德國隊進入四強後歡樂大啖義大利麵的樣子。

在以色列,第一電視台的女主播絲毫無法掩飾她對德國隊的熱愛,引來她女兒的抗議,「媽媽,奶奶參加過游擊隊對抗納粹,妳怎麼可以支持德國人呢?」可是對女主播阿嘉拉(Ajala Hasson)來說,納粹大屠殺不能忘記是一回事,支持德國隊是另外一回事,「畢竟,這次世界杯足球賽,真正在踢足球的就只德國這一隊」。

雖然以色列人嘴巴不願意提,但這些年來德以關係確實已經正常化。不過要公開承認自己是德國隊的粉絲卻仍然是禁忌。歌手阿杜(Dudu Aharon)抱怨著,「當我說我是德國隊的粉絲,很多人立刻把頭轉過去」,「可是難道要我說謊,說我喜歡巴西隊嗎?」不過,在德國隊輸給西班牙隊前,還是有三分之一的以色列人,在民調中支持了德國隊。

連強硬派總理納唐雅胡的妻子都透露。他們的兒子阿伏樂(Avner)說要為德國隊加油。至於兒子的態度是否受到老爸影響,老爸總理欲言又止,畢竟要以色列國家領導人承認支持德國隊,政治上恐怕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