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中時併購中嘉寬頻案傳出「百年條款」,也就是簽約後一年,就是民國100年12月31日前,未能完成交易,該契約就無效。對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蘇蘅今(31)日上午備詢時表示,她並不清楚。而旺中董事長特助趙育培則說,契約涉及兩造間的商業秘密,不便對外透露,而他們也沒把該備忘錄提供給NCC,以免造成審查壓力。

現正最夯:俄若敢開戰 北約先打「這城市」! :美國歐非司令 : 隨時把它「從地球上抹去」

而有關旺中集團併購金額究竟是多少,也出現多個版本,從4百多億到7百多億,莫衷一是,讓與會者感到困惑。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日就旺旺中時併購中嘉11家有線電視業者一案,邀請NCC主委蘇蘅備詢。同時,也邀請學者施俊吉、台大新聞研究所副教授洪貞玲發表意見。面對立委連番砲轟要求NCC公布併購案相關資料、或表明態度時,蘇蘅多以「審議中的案子無法說明」為由回應。

對於旺中以高財務槓桿、向銀行貸款7-8成比例購買中嘉一事,施俊吉表示,這跟過去私募基金併購模式類似,以後收到的收視費,有相當高的比例必須用來繳交銀行貸款的本金與利息,根本沒有足夠的經費進行數位化,也無法給付頻道商足夠費用;而數位化後一個機上盒就要5千元,到底這個錢會是誰出的呢?

旺中併購案交易金額到底多大,資訊是否透明也備受關注。蘇蘅在書面報告中表示,資金來源約448.8億元,其中包括旺中原先股本22.5億、新增資187.31億、特別股100億及銀行團借款139億元。

但擔任過公平會委員、金管會主委的施俊吉則質疑,如果併購金額是715億元,那NCC的書面報告為什麼只有4百多億元,中間的差距在哪裡? 為什麼沒有一個機關可以回答呢?

對於旺中併購案金額到底多少,蘇蘅在立委葉宜津質詢時則表示,一共是762.3億。但為什麼會有這段差距,旺中董事長特助趙育培接受記者訪問時則表示,是因為計算的模式有異,也就是有沒有把中嘉的債務(銀行貸款)算進來之故。

至於到底併購戶數有多少,蘇蘅先是表示,有118萬戶。但這個數字,蘇蘅則坦承是由業者提供,並未進一步查核。對此,葉宜津批評說,業者是關係人「他們報的數字沒有錯嗎?」如果官方連這最基本的數字都無法掌握,如何審查?

此外,國民黨立委羅淑蕾質詢時也表示,她擔心旺旺中時在併購中嘉寬頻後,會成為如澳洲報業的梅鐸集團一樣,變成了酷斯拉巨獸,無法管理。她問蘇蘅說,旺中說將投入75億元從事數位化,但未來消費者家裡的機上盒是否也要付費呢?對此,蘇蘅表示,她沒辦法幫業者回答。

而未來業者若透過蓋台方式,任意讓其他頻道業者上架或下架,NCC要如何處置?蘇蘅則表示,所有頻道的變更事前都需要經過許可,如果有蓋台情形,NCC則可以處罰。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洪貞玲則指出,本案不是一個所有權變更案,而是一個跨媒體的集中案,系統台絕對有權力來決定上下架問題。

她舉東森得易購當年跟王令麟 U-Life購物頻道之爭說,得易購是這次旺中併購案裡,業界唯一的反對聲音,原因是它跟東森競爭,所以被和東森關係友好的業者下架。此外,因為當年東森擁有系統台,所以可以把自己的新聞台排在最強勢的TVBS旁,同時也可以把東森幼幼台,擺在迪斯尼頻道旁。

洪貞玲說,28日公聽會後,旺旺集團下媒體不斷刊登一面倒的言論、文章,要求NCC趕緊審查,甚至工商時報還登出律師陳玲玉投書,要求NCC依法審查,但卻不告訴讀者陳玲玉其實是旺中併購案的委任律師,讓外界以為這是公正第三人的聲音。這樣的作為正好印證外界對於媒體合併後言論集中化的疑慮。

2年前,旺中併購中視、中天時,曾痛批當時NCC陳正倉等三位委員濫權,並寄發律師函給質疑的學者,引起學界反彈,當時還未擔任NCC主委的蘇蘅,也曾參與連署。

蘇蘅上午面對立委賴坤成重提往事時,有些尷尬地說,「那時我是因為他們刊登(批評)三位委員的稿子才簽名的」。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也提出所謂「百年條款」的質疑。她說,旺中集團跟中嘉寬頻簽訂的契約,外傳簽有備忘錄,記載如果年底前不能完成交易,契約就會失效,所以有個最後期限,就是NCC必須趕在年底前讓併購案過關說法。

對於是否有百年條款,蘇蘅則表示,她並不清楚。但林淑芬並不滿意這一答覆。她提議,在蘇蘅進一步報告前,NCC應該停止審議。只不過,蘇蘅也說,有些不適合對外報告是因為牽涉到利害關係人之故。

至於旺中與中嘉是否真的有「百年條款」之約,旺中董事長特助趙育培則不願意證實。他說,有些是商業機密,不便對外透露。不過,他也強調,沒有把這方面資料送給NCC,是不希望因此給NCC審查時,造成時程的壓力所致。

由於NCC的7位委員有3位成員以旺中媒體曾批評他們為由,主動表明迴避審查。立委葉宜津就質疑,如果這3位委員還是不願意加入審查,其餘4位委員是否會逕予做出審議結果?

對此,蘇蘅則強調,台灣是法治國家,依法審查本案,如果僅剩4位委員審查,也符合NCC組織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