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至2018年已經40年,中國政府大肆宣揚改革以來的各項成就。然而,另一方面卻有一群知識分子,包括北大、清華等教授、律師、作家、時事評論員以及獨立記者等,他們昨天(12/31)聯合發表改革開放40周年感言。法律學者姜峰表示,40年改革成就是「中國模式」鬆動的結果,如果反而以改革成就證明「中國模式」的成功,是錯誤而可悲的。

中國政府大力宣揚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但是,在一群由知識分子所聯合發表感言中,不少學者對改革開放已經走到盡頭。活動發起人之一的法律學者張千帆表示,中國社會一切問題的病灶,是近年來人權與法治倒退,根本上,都是因為沒有真正的選舉。他指出,不闖選舉關,沒有真改革。張千帆強調,多數人認為改革死了,原因就是選舉權的缺失。改革總體方向、大政方針都沒有很好地去回應普遍民意,社會和政府依然處在割裂的狀態,政府可以不聽大家的民意,不對人民負責,當然就很自然把改革變成維護既得利益的口號。

中國的人權和言論自由狀況也是備受外界批評的部分,時事評論員蔡慎坤指出,改革不僅限於人人有飯吃,還要人人敢說話,不因說話而恐懼;改革還要讓全民分享經濟繁榮的成果,而不僅限於少數人掠奪斂財。

另外,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于華表示,改革開放的過程,市場化的進程雖然也很艱難,但是慢慢地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然後同時也有政體分開、黨政分開,包括意識形態更開放和社會領域有限的開放,但是這個進程中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