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款人,不同命。同樣是台大教授,藍營力拱的管爺與小英欽點的Ya教授,面對同樣「赴中兼職」的爭議,一個可以始終神隱,最多只在個人臉書上,三不五時寫幾句籤詩刷刷存在感,自有鷹犬來圍魏救趙;另一個卻必須馬上出面開個「澄而不清」的記者會,但綠營其他人不落井下石就已算施恩。
歹戲拖棚的台大校長人事案,在教育部成立「跨部會諮詢小組」,要調查管爺赴中兼職後,國民黨立院黨團在2018年4月10日上午,也召開記者會爆料,痛批教育部「卡管」超過90天,近日還推出「升級版」,違法揪團「拔管」;但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也有一名兼職教授叫「葉俊榮」,請教育部也應調查,而葉俊榮自己也要交代清楚。
處理婦聯會時拖拖拉拉的「屎尿」部長,遇上自己官位危機,動作忽然快了起來,下午立即召開記者會說明,確實曾在2011年12月19日到2012年1月15日,接受浙大副院長朱新力邀請,到他所開的「政府管制與法制行政」課程短期講學,期間並未領取費用,強調「我不是編制人員,應該就只是那次上課,但網站未把資料卸除」。
Ya教授是否赴中兼職?教育部應該嚴查,綠營也不該護短;但「人不要×,天下無敵」,鄉民一定不解,為何面對同樣的爭議,卻有「爺兒們」始終氣定神閒地神隱,還有「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這就要從外省人的鮭魚情結說起了。
「反淘汰」的笨蛋投票機制
台大跟救國團或婦聯會不同,管爺能始終死守四行倉庫,關鍵在於他有三團死忠的壯士。第一團當然就是黨團,例如校務委員會程序會的主席逸仙學會負責人(國民黨台大黨部)官俊榮。這些學術成就不夠的黨棍,為何要在校內拉幫結派,力挺有論文與兼職爭議的管爺?
台大是台灣的「聖牛」,戰後設立文科的政大或理科的清大,始終只能排在台大後面,就像建中附中成功是前三志願,後面幾名或有起伏,但日治時代就有的這前三名永遠不動。
白狼的統促黨向來到處打人都沒事,但在台大門口打人後,就連舔中舔到廢的市長柯P也不敢再摸頭裝傻。因為台大靠的是日治時代迄今的名聲,這名聲讓台大獲得最優秀的學生,跟台大的教授素質並無太大關係,甚至比其他學校更廢渣,荒謬的台大校長遴選辦法就是明證。
依據台大校長遴選辦法,遴選會先挑出8位通過資格審查後的正式候選人,必須獲得校務會議1/3以上的代表(58票)推薦,才可進入下一階段遴選委員會圈選。由於校務會議開票規則是候選人同意票超過58票時就停止唱票,所以無法知道通過者到底得了幾票的推薦。
但最先超過58票的是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然後是台大文學院前院長陳弱水、台大電資學院院長陳銘憲、台大副校長張慶瑞、財金系講座教授管中閔5人,從通過速度就可看出這5位候選人在台大校務委員心中的「人氣」。
然而1月5日到了遴選委員會,情勢卻逆轉了。21位遴選委員第一輪必須「至少」圈選2人,選出得票較高的前2名進入第二輪PK。魔毀藏在細節裡,請留意「至少」2字。因為規定是「至少」要圈選2人,否則視為廢票。請問若你是遴選委員,為了不成為廢票,第一票一定是投心目中最滿意的候選人,但另一票一定是投最沒希望,也就是最不具威脅的那個人來陪榜,這樣屬意之人當選機率才會更高。
「至少」圈選2人的規定,讓遴選委員第一輪投票時都有這樣「扶弱除強」的心理,因此第一輪最先被淘汰的2人,當然就是校務會議內推薦者最多的周美吟,以及次多推薦的陳弱水。 管中閔反而成了首輪投票的第一高票。
台大號稱是教授治校,但這些蛋頭學者竟然會設計出一套「反淘汰」的笨蛋投票機制,讓呼聲最高的兩人最先被淘汰。這麼荒謬的校長遴舉辦法,恐怕是比管中閔有無抄襲論文與有無利益迴避,更值得我們探討吧?
綠營真的想「卡管」嗎?
高級外省人把「挺管」操作成了國仇家恨,但他們悲憤莫名的綠營「卡管」卻完全是個假議題。民進黨從來就不是吃素的,若真要「卡管」,只要行政院宣布明天對富邦實施金檢,保證今晚管爺就自動退出。
管爺學生時代沒讀過台大,長期在國外,返台後在台大任教沒多久又入閣,這位與台大淵源不深的校長候選人,會在校務委員會裡獲得的支持票不多,這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校務會議只是淘汰不符人望的候選人,因為將來的校長就是要與這些委員共事,搞不定這些在校務會議裡的教授,將來在校內就只能管工友司機。
黨團裡的黨棍要力挺不孚眾望的管爺,就像宋代企圖變法的宰相王安石,他的主張得不到仕紳名流的支持,只好轉向啟用那些佞倖小人。明太祖朱元璋才會批評王安石:「小人競進,天下騷然,此可為戒」。
但民進黨根本也不想得罪蔡家,就算綠營安排一個人選入主台大,現在台大的生態就是藍的同仇敵愾,綠的卻是誰也不聽誰,電機與醫學這兩大龍頭只想等4年後接班,綠營根本不想插手,教育部就是在放水,丟回台大校務會議自己解決,拖過新聞熱潮就船過水無痕。
所以相對於黨團,管爺的第二團死士就是財團。同是蔡家豢養的高級外省人獨董趙少康,發表〈學術鬥爭還是政治清洗管中閔〉;黨國御用大律師陳長文發表〈管中閔不解釋才是大學自治真正示範〉,這些高級外省人的廢文典範,提了都感到噁心,恕本魯就就點到為止。
「鮭魚情結」下的情義相挺
但管爺的第三團死士儒團,這裡面牽扯的就不只是利害關係,而是一種鮭魚情結。鮭魚(三文魚salmon)是一種在淡水環境下出生,之後移到海水生長,但在繁殖期又會會利用太陽和地球磁場的引導,洄游到牠自己的出生地(淡水)裡繁殖,數周後便死在原生地裡。人也是一樣,年輕時無論在大海裡怎樣風光,最後還是要準確地回到心靈原鄉。
2018年4月1日,台灣最年輕的政治犯、紀錄片導演洪維健(出生68天即隨保外生產75天的母親入監)猝逝,得年68。洪導多年來一直想拍一部《清水坑幼稚園》的電影,描述自己在獄中的童年生活。
但別說商業片比紀錄片耗資更大,經費始終難籌;另一個困難就是劇本難產。洪導說通常獄中孩子入小學前,就會被送出改由其他家屬撫養,或轉由專收孤兒的育幼院收容。他讀小學後出獄由外婆撫養,直到母親與父親相繼出獄,當年在獄中的經歷已記憶模糊。
由於本魯與家姊讀的是薇閣育幼院附設小學,所以要找本魯訪談,對學校裡那些槍決政治犯的遺孤,或在監政治犯的孤兒,有沒有什麼可拍的故事。薇閣是中國富商盛宣懷女兒盛關頤創辦,蔣宋美齡姊姊孔宋靄齡當年自美回上海時,還只是盛家的家庭教師。
所以薇閣是盛關頤董事長的樣板孤兒院,跟一般孤兒院不同,裡面的學生是挑選過的,成績太差或表現不佳的院生,會被送回或轉送其他孤兒院;畢業後若考上公立初中與高中,薇閣會繼續收容至高中畢業,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夫人多次來訪。後來蔣宋美齡也仿效盛關頤,創辦育幼院與明星小學合一的華興育幼院附設小學。
本魯拿父親1950年代在薇閣任教時所拍的照片給他看,當年北投鎮在野球場(現在的新民國中)舉辦鎮運,其他國民學校如北投、中山、清江……的小選手都赤腳,只有薇閣的都穿鞋。我用這張照片提醒洪導,即使找出政治犯後裔的同學或學長姊,他們也許與你在戒嚴時代一樣,根本不想回憶這些往事。
洪導這20幾年來都積極籌拍白色恐怖紀錄片,讓以前電影圈的朋友避如蛇蠍。外省第二代即使家裡有白恐經歷,在本土化之後也都不提,甚至更支持紅或藍,洪秀柱、王曉波……不都是這樣?表現得甚至比黨國權貴後代馬英九、郝龍斌更積極。外省第二代從事轉型正義面臨的壓力之大,不是本省人所能想像,因為身邊親人大多也不認同。
很多年輕時反國民黨的作家如李敖、苦苓,或者作品裡偶爾也會揭穿一些國民黨不願說的秘密如張大春、侯孝賢,晚年就像「鮭魚」一樣,還是會回到外省人的心靈原鄉。張大春與苦苓挺管中閔,也是這種心理,擔心自己在這社會裡的優勢地位會降到跟普通台灣人一樣。很多美國白人在實施種族隔離政策時會支持黑人平權,但真的平權後又往往在個案上支持「潛規則」。
台灣這社會很偽善,外省人若從政,尤其是加入綠營,談轉型正義時大家反而不在意,因為心裡有數,政客談這些都只是在演戲。但不從政的外省人搞轉型正義,是真的會還原出一些真相,而且一旦找出後也沒法搓圓仔湯,所以外省人討厭像本魯或洪導這種異類,還甚於超級大嘴巴的陳師孟或段宜康。
即使是白恐受害者的外省第二代,尤其是老了之後,一旦有了鮭魚情結,不願給綠營累積選舉時的「相罵本」,總是拒絕洪導的邀約訪談。洪導的母親是廈門人,就像本魯的母親是本省人一樣,他生前總是向本魯抱怨,近年來我們訪談本省人只要用台語,受訪者大多還願暢所欲言;但訪談外省人卻總是碰壁,或是言不及義,甚至歌功頌德。
沒辦法,這就是現實環境,不是洪導與本魯憑個人努力就能克服或翻轉的。在外省第二代的鮭魚情結下,難怪管爺能在這場校長馬拉松裡始終屹立,管爺已成了鮭魚情結下的最大受益者。
這些新聞小編hen推推
管仁健觀點》吃相超難看的台大「官管」相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