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禮拜五,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RCA工殤案,一審判賠445名受害員工5.6億元」,長達15年的訴訟,暫時有了結果。

 

RCA案被媒體形容為台灣「史上最大工殤」,這樣的說法,似乎僅著眼於群體的悲鳴與控訴,以及「史上最大」這個辭彙的衝突張力,忽略了每一張在RCA受害者真正的面容。第1次認識RCA案,是在蔡崇隆導演的《奇蹟背後》,片中主角之一的梁素娟女士娓娓道來受害經過,她歷經流產死胎,最後罹患乳癌臥病在床,當年青春飽滿的女孩進入工廠,為了謀一家餬口,但在廠方長期隱瞞的污染公害過程,她的青春迅速凋零、她捱著病魔纏身的軀體,呼籲共同受害的同伴站出來,為自己與台灣環境的權利,爭一口氣。

 

從1997年組成自救會與關懷協會,直到2015年一審判決,這長達18年的時間,承載了多少家庭的苦難,行人出版社的《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紀錄了12位RCA抗爭運動者的故事,每個工人由3到5人組成的口述史小組負責採訪,再改寫成文章,梁素娟女士也是其中之一。她描述當年的工作環境,「廠房內反覆循環──瀰漫著焊錫作業產生的煙、清潔劑揮發出來的氣體、高溫加工下的聚合物的味道等等」,各類有機溶劑揮發氣體瀰漫在空氣之中,RCA工廠猶如工業毒氣室,很快的,她的呼吸道發生問題,然後接連2次的流產與死胎,梁素娟用「莫名其妙」形容當時的處境,30歲生出白髮、45歲發現乳癌,她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是噩運的懲罰嗎?

 

但這樣的噩運,同樣降臨在上千位RCA員工身上,RCA在台設廠期間,員工有2至3萬人,根據2001年統計,至少有1375人罹患癌症,216人已過世。黃春窕是書中另一位口述者,她從20歲進入RCA工作,廠內有許多和她相同年紀、來自鄉村的女孩,在60年代的台灣社會,「美商跨國公司」代表一種工作的榮耀,例如黃素娟就將第1個月的薪水,買了1台洗衣機送給母親,用「光宗耀祖」來形容可能都不為過。黃春窕在RCA擔任品管員,在裝滿「清潔劑」的松香槽與高溫焊錫爐之間,檢查基板零件有無插錯,她說在場的工作人員,從不知道「清潔劑」的內容物為何,也未曾見過公司有任何回收處理機制,直到1994年爆發RCA公害污染,她才在報紙得知「清潔劑」就是有毒的有機溶劑。

 

原來,噩運是遭刻意安排,莫名其妙並非無知、而是遭惡意隱瞞。罹患鼻咽癌的黃春窕在這15年的控訴期間,一次次上法庭爭取他們的權益,「生命與健康,從來就不是金錢買得到的,這個道理,是她拿了整個人生來懂」。60年代是台灣發展加工出口經濟的開端,國家為了吸引跨國資金投入,提供大量補貼與租稅優惠,而RCA事件正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跨國企業在這片廉價的土地、人力上,創造了營收,造就台灣經濟奇蹟,累積了RCA的資本,卻犧牲了年輕勞動者的生命與健康」。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揭開了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在追求經濟成果的目標下,資本家忽略工安、勞動權、環境權等成本,最終是工人們用生命寫下了控訴,而這樣的經濟發展思維,20年來,政府與資本家又反省了多少?

 

我們到底要什麼樣的經濟發展模式?農田遭重金屬污染、河川排放有毒溶劑、PM2.5空污日益嚴重、勞動者薪資權益低落…,這些議題在20年後的台灣,仍不時上演,我們是麻痺了?還是該站出來捍衛理想?《拒絕被遺忘的聲音》是工人們的血淚紀錄,而編書過程的口述採訪、以及15年來的官司訴訟,這種堅持不放棄的力量,真是台灣人的底層精神。

 

「一審判決宣告」,長達15年的官司就能完美劃下句點嗎?我不認為,資本家挾著龐大的法律資源,恐怕訴訟仍曠日廢時;「RCA案賠償5.6億元」,冰冷的賠償金足夠彌補上千勞動者的健康與青春嗎?我也不這樣認為,這只是台灣社會還給工殤勞工最基本的尊重與補償,面對勞動權益的保障,政府恐怕得換個腦袋,認真看看千萬勞動者的真實面孔,在勞動與環境的價值與前提下,翻轉經濟發展的國家策略,直到那一天到來,才算實現真正的國家發展正義。

 

2003年的4月,梁素娟女士離世,「那天天氣挺好,是平靜的四月天」。

 

展覽資訊:

「曾經以為的輝煌」RCA工傷事件文物展 展期:2015/4/30~2015/5/31 時間:周一〜周五 13:00~21:00,周六、周日 10:00~21:00 地點:桃園工傷工作站(桃園市新民街87號)

 

作者:尚恩

 

(編按:新頭殼網站跟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