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尚恩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尚恩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被孤獨包圍的光--廖英良的《房客》

    新聞 被孤獨包圍的光--廖英良的《房客》

    2017.02.21 | 16:07

    廖英良,東海書苑的老闆,這是他在公共領域被認識的第一個身分。東海書苑在台中開店超過20年,從東海大學附近的東海別墅巷弄間搬到中港路、再遷至國美館附近,專營文史哲類別的書籍,是中部的文藝讀者或外地愛書的旅客,總要駐足拜訪的書店。這幾年,他聚集全台的獨立書店,組成「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幾次在協會的會
  • 高雄的轉型正義:《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

    新聞 高雄的轉型正義:《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

    2017.02.13 | 16:23

    「中油一定要遷!我這世人若無看到中油遷離開後勁,我不願死!」─李錦瓏,後勁反五輕運動成員1987年7月24日,時任經濟部長李達海到中油高雄煉油廠視察,後勁鄉親聚集百人在煉油廠西門等候,要當面向部長呈遞抗議書,但部長不敢直接面對群眾,居民揚言不見部長誓不離開,從此開始在西門紮營豎旗圍堵行動。這是台灣社
  • 潘柏霖詩集《我討厭我自己》  但請喜歡我

    新聞 潘柏霖詩集《我討厭我自己》 但請喜歡我

    2017.01.16 | 15:45

    我害怕他們太重視你的生命希望你努力活著卻忽略了有時候動物園令人著迷的原因是一隻又一隻動物被困在不屬於牠們的城市哪裡都不能去──節錄自〈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潘柏霖在井然有序、龐大蠻橫的現代秩序下,潘柏霖的詩集《我討厭我自己》在某處天台,渴望擁抱風吹過身體,然後漂浮起來,在擁擠繁複的都
  • 走著孤獨的終途,《生之靜物》

    新聞 走著孤獨的終途,《生之靜物》

    2016.12.14 | 14:48

    我們竟在不知不覺之中,把生命過爛了。美君是年過30的女性。她在類公務部門上班,做統計研究的工作,洞悉也管理國家運作的背後秘密,不算頂尖也還不太差的職業;美君的丈夫是公務員,有穩定的薪水,女兒剛上幼稚園,是可愛的小公主,不算美滿也還不錯的家庭;美君不是美人胚,身材微胖胸部豐腴,從小認為自己是班上最可愛
  • 暝想的火災:風車詩社與《日曜日式散步者》

    新聞 暝想的火災:風車詩社與《日曜日式散步者》

    2016.11.22 | 12:19

    這傻楞楞的風景會帶著被脫的襪子笑散步在白色凍了的影子裡要告別的時間砂上有風越過──明亮的樹影我將它叫做有刺激性的幸福─節錄自〈日曜日式的散步者──把這些夢送給朋友S君〉,楊熾昌楊熾昌,為人熟知的筆名是水蔭屏或水蔭屏人等,在1930年代的台灣文壇乍放異彩,他和李張瑞、林修二、張良典以及日籍作家戶田房子
  • 為獨立精神而奮鬥:《再見楊德昌》

    新聞 為獨立精神而奮鬥:《再見楊德昌》

    2016.08.21 | 10:11

    最近金馬影展公布主視覺,畫面中的男孩拿著手電筒,光線向上探望,他的面孔在陰暗裡,光照亮了他的輪廓,那是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小四的模樣,金馬影展以「電影之光:回看來時,照亮前行」作為主視覺的意象;陳哲藝導演的影展廣告,也邀請張震回到當初拍片的場景,金馬也將放映《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4小時的數
  • 通向公共討論的美好前景,《護家盟不萌?》

    新聞 通向公共討論的美好前景,《護家盟不萌?》

    2016.07.30 | 10:38

    《護家盟不萌?》是一本立場鮮明的書,作者朱家安在後記中的第一句話,即以「我是個自由主義者」開場,宣示他的價值判斷準則。在台灣社會的各項公共議題中,經常出現「限制你的自由,是為你好」的現象,例如政府規定機車騎士戴安全帽、喝酒不能開車、拒絕同性戀伴侶領養小孩…,朱家安認為這些關於限制自由的
  • 她把石頭放進我們的口袋裡:《文青之死》

    新聞 她把石頭放進我們的口袋裡:《文青之死》

    2016.07.09 | 19:40

    《文青之死》是賴香吟睽違16年的短篇小說集,收錄9則短篇,到北京的5天旅行,帶了一起隨行,因為是短篇小說,適合在旅行空檔間閱讀,只是沒想到,《文青之死》的閱讀經驗,讓我不斷思念台灣的生活,那是創作的自由感,和人生情感的覺察,每次讀完都不禁流下眼淚。賴香吟開啟了生命的感知,小說裡的主角都失去生活的某些
  • 這就是生活:吳俞萱《沒有名字的世界》

    新聞 這就是生活:吳俞萱《沒有名字的世界》

    2016.06.20 | 12:06

    在小港通往林園的台17線上,有一條機車道,左邊有成列的樹木形成分隔島,與汽車道相隔,右邊也有成列的行道樹,樹的後面是圍牆,圍牆的後面是煙囪。高中時第一次路經這條車道,皮膚下有種奇幻的躁動,這是一個極度矛盾的景象,樹木雖排列整齊,但枝椏隨意滋長,在我的頭頂有形狀多變的陰影,陽光將影子籠罩在我的臉上,而
  • 在地道裡,與記憶和動物們爬行--《末日前的啤酒》

    新聞 在地道裡,與記憶和動物們爬行--《末日前的啤酒》

    2016.05.29 | 10:23

    如果在城市下方,挖掘一條地道,從公園通往中央山脈的森林,那是動物們能安心回家的路,夏夏的第三部小說《末日前的啤酒》創造了這樣的想像。流浪的貓狗、動物園的野獸、製成標本的蝴蝶、還有渴望自然的人們,可以循著這個甬道,走向森林;這裡沒有城市喧囂的慾望、沒有文明反噬的開發,很樸素的地道,指著家的方向。地道除
  • 窩著火爐一起變老  同志愛情如此就好

    新聞 窩著火爐一起變老 同志愛情如此就好

    2016.05.01 | 11:14

    愛的練習是困難,終其一生我們都在這個習題裡打轉碰壁,有人成仙、某人變鬼,羅毓嘉在黑夜裡升起爐火,書寫他和他跨越海洋的遠距戀愛;瞿欣怡手牽手與她同眠,在病痛陰影裡試驗愛情的重生與老去。對於同志身分的兩人,愛的練習更難,那些無關愛情的冷漠與歧視,是他者自大的誤解與浮誇,他者不讓愛情公開,好污名所有罪責,
  • 剩下的人生都是休假,伊坂幸太郎的小說們

    新聞 剩下的人生都是休假,伊坂幸太郎的小說們

    2016.04.24 | 22:20

    不到半年的時間,台灣的3家出版社,就出版了6本伊坂幸太郎的推理小說,包括再版《末日愚者》、長篇《汽油生活》、《不然你搬去火星啊》,與阿部和重合寫的《雷霆隊長》,以及短篇集《剩下的人生都是休假》和《獻給折頸男的協奏曲》。這6本小說,是伊坂幸太郎從2012年至2015年的創作,如此迅速而大量累積的作品,
  • 沒有華麗,哪來的生存,《Mr. Adult 大人先生》

    新聞 沒有華麗,哪來的生存,《Mr. Adult 大人先生》

    2016.03.27 | 13:40

    我應該會愛上陳栢青,閱讀《Mr. Adult 大人先生》的過程,反覆這個念頭,如同當時閱讀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的感受。讀言叔夏的文字,希望和她同在夜間醒來,在早晨睡去,一起關在那封閉的狹小房間,彼此對望不說話就一輩子;讀陳栢青是另一種愛戀,一起打扮得宜,趕在城市燈火熄滅前最亮的每一處風景,拍照打卡
  • 致青春的老夏天,《向光植物》

    新聞 致青春的老夏天,《向光植物》

    2016.02.28 | 13:02

    那年夏天的開始,孟克柔騎著單車,跟在張士豪的後面,她說:「我似乎看到多年後,你站在一扇藍色大門前,下午三點的陽光,你仍有幾顆青春痘,你笑著,我跑向你問你好不好,你點點頭,三年,五年,甚至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 如果孟克柔的故事繼續下去,她會變成誰呢?是阿莫、是學姐、是小旻?
  • 好茶在這裡流過血:《古查布鞍遷村一年》

    新聞 好茶在這裡流過血:《古查布鞍遷村一年》

    2016.01.29 | 18:45

    2009年7月,當時在公視工作,因為好茶村遷村議題,第一次踏進隘寮營區。這裡是好茶部落暫時安置的處所,2007年因聖帕颱風帶來嚴重土石流災情,依山傍水位於南隘寮溪北岸台地的「新好茶」受創嚴重,當時政府決定啟動好茶遷村,隘寮營區成為好茶村民暫時落腳的居所。作為軍事使用的營區,本來就不是作為日常生活的設
  • 非常安靜,彷彿沒有聲音--《身體不知道》

    新聞 非常安靜,彷彿沒有聲音--《身體不知道》

    2016.01.01 | 17:18

    劇本寫作的第一堂課,主題通常是三幕劇:「開端、中段和結尾」,這是好萊塢電影最常使用的劇本結構,三者時間長度的比例大多為1:2:1,兩個轉折點切分這三個部份,詩人黃羊川的首部散文集《身體不知道》,就以三幕劇的結構,作為章節的分段,但「開端」的篇幅佔了95%,「中段」和「結尾」各收錄一篇文章。這樣的編排
  • 他們在島嶼寫作  西西與陳果的香港,《我城》

    新聞 他們在島嶼寫作 西西與陳果的香港,《我城》

    2015.12.04 | 19:39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是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的。」─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剛進大學時,無意讀了西西的〈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故事描述一位大體化妝師的女人,她愛上一個男人,卻擔心男人因為她的職業而遠離她,她沒有自信想要勇敢追求愛情,卻又篤信命運的束縛,小說末尾男人帶了一束花拜訪她,那束花既代表愛情,也代表訣別,更是女子對自己命運的提問。當時讀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有許多震驚,西西深具風格而影像化的文字特質,深深吸引當時青春期剛滿的自己,女人不喜歡被命運所困,卻又無奈受命運擺佈,這種虛無的存在狀況,似乎喻定了香港人的生存姿勢,西西的文學從此吸引了自己。 「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從2011年陸續推出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楊牧、洛夫以及瘂弦等文壇前輩的紀錄作品,今年將獻上西西、白先勇、林文月、也斯與劉以鬯的作家身影,其中西西的紀錄片《我城》由香港獨立電影導演陳果操刀,也是他的首部紀錄片,而香港電影節首映後更發生爭議評論,在話題上就相當引人注目。陳果與西西都是特立獨行的創作者,兩人都有奔放而大膽的特質,對電影也有類似的新浪潮品味,影像和文學可能激盪的越界創意,讓人有相當期待。 《我城》是西西的長篇小說,以中學生阿果的視角,描述七零年代香港的社會文化現況,「暫時的時間,暫時的居留」,西西看似散亂的書寫筆調,以曲折的敘事、饒富趣味的隱喻寫出香港一代的奔放與無奈。這樣的感覺在陳果導演的《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中總能隨處撿拾,兩個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在「我城」的框架與命名下,從西西的寫作時序脈絡中,不僅紀錄文學家的生平,陳果也試圖側寫出香港人從1949年之後的存在狀況,這樣的野心,是《我城》作為文學紀錄片成功之處。(《我城》主角阿果與陳果同名,是一種巧合的驚奇。) 當然,西西的文學是內在的,她對於社會批判的野心沒有那麼大;但是陳果的電影,卻是尖銳的,他從來就是以影像回應香港的社會變遷,這樣的衝突,在《我城》裡試圖達到某種妥協與平衡。陳果刻意將評論者的訪談,置入在陰暗的劇場、濕雜的市場或頹圮的天台,有如《香港有個荷里活》般的魔幻寫實,或許這樣的手法在紀錄片中顯得刻痕極深,但將文學評論放入常民生活中,對應於西西文字裡的生活化,卻也是導演帶來的驚喜之一。 西西的文學在七零年代的港台文壇崛起,她在香港寫作,卻在台灣成名,《我城》以大量篇幅描述香港從七零年代至今的文化變遷,溫和地批判香港重商業輕文化的社會分配狀況,從二樓書店的經營、素葉出版社的崛起、鉛字印刷的沒落,陳果試圖捕捉這個城市的變化。他刻意拍攝誠品2012年跨海設店的開幕場景,當優人神鼓用力擊鼓的聲響出現時,身為台灣觀眾的我沒感受到太多文化優越的喜悅,而是商業化的反省,以及對香港文化圈的沉痛理解。 董啟章在片中分析西西的文學:「我」與「城」之間的關係獨立又相屬,有無數的意義。陳果也試圖將「我城」的概念從文學和歷史的爬梳,置入到現實的香港場域,美利大廈下成群的中國觀光客、71反國教的遊行現場、機場與碼頭的更新改建,成為西西文學的現代演化;在一群年輕創作者改編〈奧林匹斯〉的短片放映中,直擊市井百姓的生活狀態,成為社會批判與創作敏感的總和,在香港的本土意識上長出土地的創作,我和城成為密不可分的有機體,彼此歸屬又彼此獨立,溢於文字與影像的隱喻和感動深刻不已。 西西40歲開始全職寫作,生活全靠微薄的教師退休金,莫言說她的書桌是全世界文學家中最小的一個,她辦影評刊物、也籌措出版社,在陳果的紀錄中,她平淡簡約的生活是文學家對於生命的體現。陳果在香港電影節引起的爭議,來自於他從沒看完過西西的任何一本著作,文學評論界有許多尖銳的批評,這誠實的發言當然引來對導演田調工作的質疑。然而我看《我城》後,卻是滿足的,我在細瑣的影像中不停創造與西西可能的相遇,或許來自讀者的直覺,也或者來自導演的留白。 陳果捕捉到西西的創作思維,以及隱藏文字背後的天真童趣,將她筆下的人物化身大型玩偶,穿梭在香港街景,猶如上演一段「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當長頸女子突然出現在西西面前,她那驚喜的表情讓觀眾都雀躍了。而陳果精心為西西打造的黏土模型,不僅對應於晚年創作的泰迪熊,也敞開了她迷人的內在世界,「蜘蛛有八隻眼,兩隻在前面,另外圍繞著身體長」,西西專注說著蜘蛛生態的話語和氣調,讓我難以忘懷她的魅力。 我只讀過西西的《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和《我城》,在紀錄片中撿拾其他未讀的作品,《美麗大廈》將城市的規模凝縮到大樓的空間、《哀悼乳房》是西西罹癌後的告白之作、《飛氈》標註了香港97回歸前的漂浮感、《白髮阿娥及其他》是西西對於母親一代的回顧、《縫熊志》和《猿猴志》則是右手無法書寫後,將創作重心轉移至泰迪熊縫製後的生態省思。如果擔心沒看過西西的作品,不敢直接看紀錄片的朋友,其實不用過份擔憂,陳果的《我城》是精彩的影像導覽,將開啟你對西西的興趣與好奇。 我將重讀《我城》,也想閱讀《美麗大廈》。 (影片即為導演陳果所拍攝的紀錄片《我城》廣告。) 作者:尚恩 (編按:新頭殼網站與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
  • 螞蟻和蛆跳舞,《光天化日》為每尾影子書寫

    新聞 螞蟻和蛆跳舞,《光天化日》為每尾影子書寫

    2015.10.30 | 15:59

    兩個字代表兩個人和之間的事我曾見過它的樣子 我喜歡寫這兩個字 〈我們〉是任明信最新詩集《光天化日》的第一首詩,他寫「我喜歡寫/這兩個字」,任明信以極為白話的筆法,有點私密又藏著喜悅,窺視我和你之間的所有情事,感情的空間被想像得很大,但又能輕易擁抱在懷裡。然而隨後一段,任明信這樣結
  • 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與電影握手》

    新聞 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與電影握手》

    2015.10.09 | 15:20

    藍祖蔚老師最近新聞很多,多半是金鐘獎所引發的無妄之災,而他的半自傳新書《與電影握手》,也在這個時間點上市,作為一位電影迷,看藍老師無端捲入台灣電視圈的風波,既不平又不捨,看著頒獎典禮上的他,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化解電視人的譏諷,就好像《與電影握手》的封面照,詼諧趣味又擁有內涵的笑容,在那瞬間似乎風雨過了
  • 一個人還有同類,《陸上怪獸警報》

    新聞 一個人還有同類,《陸上怪獸警報》

    2015.09.11 | 16:15

    第一次認識唐澄暐的「怪獸世界」,是他的紀錄片《大怪獸台灣上陸》,電影開場一個小男生練習演講,唐澄暐的旁白說著「我今天所要演講的題目是,一個關於我自己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大怪獸來到台灣」,接著是色彩繽紛、筆法質樸的怪獸們,躍然於小學稿紙和台北市地圖之上。這部紀錄片是關於男孩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