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核能和生活的關聯,超越基金會於今(6)日邀請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劉黎兒來說明台灣到底需不需要核能。劉黎兒指出, 台灣用過的燃料棒儲存密度非常高,這些燃料棒相當於23萬顆廣島原子彈的份量,只要一天不廢核,每天就會再產生20顆原子彈。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標準,1毫西弗/每年是人可以承受的輻射的最高限度,劉黎兒說,日本在災後無力維持這樣的標準,只能將標準提高20倍,讓人民暴露在癌症的威脅下。但比日本更糟的是,台灣政府連法定標準為何都說不出來。

劉黎兒指出,台灣核能發電廠的30公里逃命圈內有650萬人。而根據日本經驗顯示,若台灣若發生核災,民眾要到災區80公里外才安全,意指台北人必須要逃到新竹以南,但台灣的交通根本無法負荷那麼多人同時逃離。且日本今年檢測出福島地區有900多人甲狀腺異常,複檢後甚至發現有27個小孩得了甲狀腺癌。

劉黎兒說,當時日本發生核災後,台灣政府居然反將食品進口的標準放寬,讓日本有輻射污染的食物流進台灣。當時日本已經將食物的輻射標準從原先的100貝克/公斤提高至500貝克/公斤,但台灣卻沒有警覺,甚至一度要把標準放寬至600貝克/公斤。

劉黎兒呼籲,台灣核電廠的安全性是全世界質疑的,她曾經訪問過日本專家,專家指出台灣的核四機種是最不耐震的,如發生核災,第一時間就會有300萬人死亡。日前台灣在沒有地震發生的情形下,曾發生過核二的錨定螺栓斷裂的事件,政府甚至想要掩飾,沒有告訴民眾真相。

最後,劉黎兒表示台灣根本不缺電,核電發電也只佔台灣總發電量的10.2%。日本在發生核災後,分成了東日本、西日本、北海道,東日本已然不能住人。但台灣的面積只有日本的10分之1,根本沒有這種劃分的本錢。她也呼籲反核是不分藍綠的,台灣的公民力量已經成熟,希望大家都可以正視這個問題,不要讓台灣成為下一個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