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臉書上貼文,宣告政府對能源轉型的決心,的確台灣在能源轉型這條路上面臨諸多困難,但是民進黨政府在不被各界看好的情況下,完成幾十年來都無法做到的電業法修正,離岸風電的競標也開出漂亮的價格,各電廠的配置和再生能源的期程,也都逐步在推動,顯示能源轉型正在改革的路上穩健前行,並沒有外界所說,沒有核電就會缺電問題。
國民黨和擁核團體,不斷批評政府非核家園的政策,但事實上細看非核家園的歷程,早在國民黨政府時期就開始,2011年馬前總統宣佈,確認核一、核二、核三不延役,2013年立法院也取得共識,核四不再增加預算也不放燃料棒,省下原本要追加的預算約478億,2014年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宣佈核四在安檢後封存,2017年立法院三讀修正電業法後,確立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也就是說,橫跨藍綠執政時期,都同意非核家園的方向,馬英九近日來說要重啟核四,但他自己也是封存核四的決策者,這種和擁核團體一樣精神錯亂的言論,是忘記自己曾經執政過嗎?
這一兩年來供電吃緊,偶爾還會出現跳電的問題,再再都顯示出臺電諸多機組老舊不堪使用,而核電廠的機組更是事故連連,最糟糕的情況,曾有三部機組同時停機,使尖峰負載備轉容量減少6-7%的供應。這些機組在除役前就有很多問題重重,也和非核家園的推動無關,而重啟核電機組,更需耗費超高成本,不僅不環保又勞民傷財,目前台灣每年花2兆元向國外買能源,只要核電廠一出事,就只能等國外技師來修,我們依然沒有自主維修的技術和能力。而核後端營運費用每5年重估,每次重估都會上調,上次重估是在100年3月,3300多億元,今年2月臺電說可能增加為4700多億元,6年內漲了40%,這些成本難道不用計算進核能的負擔裡面嗎?
因此,政府目前正在積極新建各類天然氣機組,以彌補關閉核電廠後的電力缺口,明年包括大林新1號機、2號機,林口新三號機,通霄新1號機、新2號機,大潭新7號機陸續併聯發電後,可順利達到10%的備轉容量率、15%的備用容量率的目標,這表示而政府已規劃完整的能源轉型路徑,在穩定供電的前提下推動能源轉型,要達到「2025年實現再生能源占比達20%、天然氣50%、燃煤30%的發電結構,且能穩定供電」的目標。
尤其是現在離岸風力發電6.7GW正順利推動,離岸風電第一階段以躉購費率方式進行,費率為1度電5.8元,藉由政府保障讓風電產業先期發展,之後再以競標制度讓業者參與,降低整體的成本。今年6月底的競標價開出每度2.2塊到2.5塊,亮眼的數字讓業者和政府信心一振,這代表國外的技術已相當成熟,2.5元以下已低於平均電價,而離岸風電的資本也是由開發商自行投資,政府完全不涉及資金的投資,2兆元由政府買單完全是子虛烏有,且離岸風電一度電已降到2.5元以下,說要花2兆顯然就是過度高估。且隨著相關技術的成熟,未來很可能將由綠電補貼核電和火電,火力發電會越來越貴,只有綠電會越來越便宜,黃金交叉就在核三廠除役的2025年,證明非核家園已是世界主流趨勢。
最近馬來西亞新政府上台,指出要終止前朝的核能計畫,並且在未來7年內,將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20%,7年後也就是2025年,這個目標和台灣一致,馬來西亞政府說要積極發展包括沼氣、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而且目前馬來西亞再生能源發電比率只有2%,這個目標比台灣還困難,但他們也不畏困難要去積極推動,顯示出一個政府只要有決心,再困難的願景都值得去努力。
而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更早就發展替代能源,例如在家中裝設太陽能板,使用熱泵空調及電動車等節能措施,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的資料顯示,新英格蘭地區的各州,能源效率在美國都是名列前茅,在川普總統上任後,更加速啟動離岸風電政策,因為新英格蘭地區也是優良風場,且風機需要的渦輪機、高塔、葉片等零件,都能帶動美國製造業,並創造各式各樣的就業,因為再生能源不像核能和火力發電一樣,由國際少數公司和國內少數包商壟斷,將更有助於不同業者的成長,讓更多業者和民眾,都可加入電業發展的行列,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世界各國的潮流皆顯示,核電已逐漸過時,當各國都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時候,台灣也不落人後,早已設定出穩健的期程和目標,可惜我們的在野黨和相關團體,只會用過時的思維一昧唱衰台灣,甚至罹患執政失憶症,這些政客昨是今非的言論另人搖頭,台灣正走在正確的能源轉型道路上,奉勸這些政客和團體,不幫忙也就算了,不要再混淆視聽,打擊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文/孟青城(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國關研究基金會,以及立院法案助理,現為智庫研究助理,研究興趣為產業政策及政黨政治發展)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