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錄影時遇到一位立委,他透露,除了在南部擁有一間房子之外,身上的資產就是約百萬元的存款,且全存在銀行,完全不敢投資股票和基金,認為銀行不會倒,只有「定存」才是最穩健的理財方式。

 

於是,我只好跟他解釋,「委員,2008年下半年爆發金融海嘯之後,有些中小型銀行和金控公司,因為體質較弱,大咖存戶拼命提款,轉存向公股行庫,市場耳語不斷,說是將有銀行倒閉,為了安撫人心,政府才祭出存款保障的政策。」況且,當時,連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雷曼兄弟,以及歷史悠久的花旗銀行、美國銀行都發生財務危機,誰說,銀行不會倒閉的?

 

好,問題來了!委員說,「可是買股票和基金都有風險,我又不相信理專,有沒有什麼比較穩健型的商品,適合我這種理財新鮮人?」說真的,以我的觀察,散戶要成為股市贏家,機率大概不到5%,要成為基金常勝軍,機會大一些,但前提都必須做功課,對總體經濟、產業趨勢、個股獲利要有通盤了解。偏偏這些都是散戶最欠缺的,該怎麼辦?

 

後來,我研究出一種投資方法,非常適合沒有時間看盤,也不知如何看盤的理財新鮮人,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台灣50ETF簡單來說,台灣50ETF連結的是台灣最重要的50檔成分股,包括:台積電、台塑四寶、宏達電等,等於一次買進一籃子股票,不僅減少了選股的麻煩,也進一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根據統計,台股每年的波動度高達三到四成,在此情況下,最適合以定期定額方式,來有效規避風險。尤其是,台灣50ETF和台股大盤指數的連動性高達98%,只要台股大漲,台灣50ETF就會跟漲,等於是輕輕鬆鬆就賺到台股上揚的波段行情。

 

不過,提醒大家,定期定額投資台灣50ETF,一定要設停利點,免得遭逢股市反轉,績效大打折扣。停利點該如何設?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我認為,只要個人滿意就好,實在不必跟別人比,保守一點的投資人,停利點可以設10%穩健型設15%,積極型設20%,有穫利的部分先行贖回,落袋回安,然後持續定期定額扣款,隨著台灣經濟成長、股市的高低循環,多年後,會發現,居然累積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最後還是要提醒,這波台股即有可能在總統大選前後出現高點,此時,正是把獲利進行贖回的時候,而持續扣款的部份,千萬不要因股市回檔就停扣,那麼,就會失去定期定額低檔扣款的精神了。


文:盧燕俐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