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烏克蘭和俄羅斯結束衝突的新協議掌握在談判代表手中,俄羅斯在烏克蘭的進展也十分緩慢,但隨著「志願兵役制」的恢復,法國捲入另一場戰爭的陰影卻日益逼近。

法國總統馬克宏27日宣布,將從明年起推行為期10個月的志願兵役制度,主要面向18至19歲的青年,目標是2035年吸引5萬名青年參與。這是為因應日益嚴重的俄羅斯威脅,同時增強軍隊預備役力量。

現正最夯:馬英九批賴清德形同宣布「準戰爭狀態」 總統府:是北京該反省

馬克宏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的瓦爾塞斯軍事基地發表演說表示,「新的國民服役體系將在明年夏季逐步建立。在這個權力凌駕在法律之上、戰爭始終存在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我國沒有恐慌、害怕、毫無準備和分裂的權利。」

幾個月來,馬克宏一直在向公眾發出法國必須做好應對戰爭準備的警告。行政部門和軍方高層近期也多次就俄羅斯威脅及衝突風險的上升提醒,俄羅斯可能在2030年前與歐洲國家發生對抗。參謀總長曼東(Fabien Mandon)將軍更在市長大會上公開承認這一轉折點。他指出,隨著「美國撤軍」和「與俄羅斯對抗」正在重塑世界力量平衡,他還提出令人震驚的「犧牲子女準備論」。

馬克宏強調,這一舉措旨在提升國家防衛能力,應對快速惡化的國際安全形勢,而且「法國青年渴望承擔責任」。

新的國家服役計畫將從明年夏季逐步啟動,首批提供年輕人參與國家防務的機會約3000名18、19歲已成年的男性和女性青年志願者,計畫到2030年擴展至1萬人。

馬克宏強調,這一計畫並非意味著「將青年送往烏克蘭前線」,因為這根本不是法國要做的事。志願者將在法國本土及海外領土服役10個月,不會參與海外軍事行動。然而這些預備役青年將可以日後加入哨兵行動單位,為反恐行動效力。

志願兵役制度在國內提供服役機會,同時增強預備役力量。這些志願者在服役期間享有軍人身分,可領取薪水和裝備,每月薪水至少800歐元,並可享有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75%的火車票折扣。

志願者受訓一個月後,將被分派到各部隊,執行為期九個月、和現役軍人相同的任務。之後這些志願者會加入預備役,繼續求學或工作。馬克宏說,有意願的人可以選擇在現役部隊開展職業生涯,政府也希望「鼓勵年輕人高中畢業後到軍隊完成實習」。

法國義務兵役制在1996年席哈克(Jacques Chirac)總統任期中廢除,並於1997年10月28日法令生效,只保留職業軍人,以為軍隊改革的部分措施。目前並無跡象顯示將恢復義務役制度。

新的志願兵役制度是馬克宏在2019年第一任期時引進取代兵役的全民國民兵役的轉型。2017年以「國家凝聚力」為名,全民國民兵役曾於2019年啟動,面向15至17歲的未成年人,但從未真正普及過。愛麗榭宮承認,該制度「如今已不再適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形成的戰略環境」。

馬克宏也強調,如果發生重大危機,法國議會可能授權動員非志願兵,屆時軍事服役將成為強制性措施。但在通常情況下,這項國家服務將基於志願原則,並按軍隊需求進行選拔。法國現役軍人約有20萬人,為歐洲第二,僅次於波蘭。年齡介於17至72歲的預備役則有4.7萬人。

就在馬克宏宣布將於明年夏季開始實施新的國民服役制度後,Odoxa-Backbone顧問公司為《費加洛報》做的即時民調顯示,這項措施受到法國民眾的廣泛歡迎,61%的人對廢除兵役制感到遺憾,88%的人贊成恢復兵役制。

根據民調,80%的受訪者表示支持。Odoxa總經理斯利曼(Gaël Sliman)解釋,「由於並非強制性的,兵役對所有人都有吸引力,從極左的不屈法蘭西(63%支持)到極右的國民聯盟(82%),包括右派共和黨(84%)和左派社會黨(83%)。」

《巴黎人報》去年3月進行的民調也已顯示,大部分法國人支持恢復兵役制度。86%的受訪者支持恢復兵役制,其中53%的人支持義務兵役制。

35歲以下人群雖然熱情略低於年長者,但支持率仍達78%,其中41%的人希望實施強制服役的政策。

在政治層面,極右派國民聯盟(RN)的主張更加激進,提出應首先實行為期3個月的志願兵役制,最終實施強制性的義務兵役制。左派政黨則多表反對,譴責執政黨和政府的「好戰」言論,並認為恢復兵役的計劃「令人不安」且「毫無用處」。右派的共和黨持審慎態度,雖然要「維護主權」,認為這是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韌性的途徑,但他們擔心兵役制對財政造成的影響。

馬克宏則指出,未來五年該計劃的支出將「略高於20億歐元」,將採「分階段推動」,同時承諾這是一項「務實性」專案,會「考量現有資源」。只是,馬克宏急切表示,「必須立即開始建設營房和基礎設施,以便我們的年輕人能夠在駐軍中得到妥善安置。」 根據軍事規劃法,將為國民服役撥款23億歐元,其中14億歐元將用於軍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

雖然計畫人數不多,預算方面成本較低,但這項計畫是在財政壓力嚴峻的時刻推出,參議員們難以置信行政部門「連預算都沒有,居然還宣布要追加20億歐元」,「不明白他們從哪裡弄來這20億歐元。我們目前的預算連重整軍備都捉襟見肘。」

參議員們不否認局勢的嚴峻性,認為此舉具有戰略緊迫性,但批評這項未經公開辯論或議會磋商就倉促宣布的計劃,並認為其資金來源根本不靠譜。

許多議員認為總統的聲明過於倉促,過於單方面,完全沒有與議會協商。儘管馬克宏意圖「加強軍隊與國家之間的聯繫」,但議員們現在希望「加強行政部門與議會之間的聯繫」。議員認為,由於缺乏解釋,法國民眾「措手不及」,而且,過於技術官僚化的國防戰略事務不能再像「爺爺輩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那樣運作了。他們呼籲進行公開辯論,甚至召開公民大會。

國防部長沃特蘭(Catherine Vautrin)表示,「我們無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必須從中吸取所有教訓,以進行重整軍備」,尤其「我們的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都在以至少與我們一樣快的速度重整軍備」,而這都是為了因應俄羅斯對歐洲大陸安全的威脅。

她表示,到2026年,國防開支應該超過GDP的2.2%。包括法國在內的北約國家已承諾到2035年將「至少3.5%的GDP」用於軍事開支,並額外增加1.5%用於更廣泛的安全領域。

最近包括德國在內的其他幾個歐洲國家已著手恢復可能的徵兵形式。曼東之前就表示,法國的新舉措是受到歐洲其他國家啟發而制定的。目前歐洲地區有10個國家仍為義務兵役制,而因應俄羅斯威脅而恢復義務兵役的國家有瑞典、立陶宛、拉脫維亞和克羅埃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