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遭遇複合型災害接連衝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7日主持「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52次會議」時表示,請行政院政委季連成建立跨部會及中央地方整體災害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社會韌性,也應進一步思考中長期治理策略、及如何建立在地社會認知,結合社區力量強化民眾防災意識。

鄭麗君27日主持「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52次會議」並聽取農業部「堰塞湖之災害管理-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例」報告後提到,應依這次堰塞湖災害經驗建立更完整跨部會、中央地方協力合作的整體災害管理體系,現階段除先從防災、減災方向著手外,也應進一步思考中長期治理策略,並持續檢討精進。

當前熱搜:馬英九批賴清德形同宣布「準戰爭狀態」 總統府:是北京該反省

鄭麗君進一步強調,減災首重做好監測與資訊整合工作,請農業部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經濟部等相關單位,充分善用先進科技與監測設備,強化整合監測系統,包括運用高精度地表天然高程起伏面的數值模型(DEM),提升緊急調查與評估精準度,並結合水利資訊進行堰塞湖潛勢區調查,做好風險型態模擬,以預判災害可能帶來的風險。

鄭麗君指示,請經濟部偕同相關部會推動上下游疏浚、強化堤防工程等,務必在下個汛期前做好水利工程。同時,中央應協助並督導地方政府制定疏散避難計畫、建立完善通報與應變體系,並提高相關疏散避難演練頻率,並結合社區力量強化防災意識。而為讓民眾即時獲取相關資訊,建立在地知識體系非常重要,請相關部會協助督導地方政府做好準備工作。

鄭麗君在聽取經濟部「提升台灣電網韌性-以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為例」報告後指出,台電公司已於民國111年提出「強化電網韌性計畫」,應盤點可能致災的風險因素,並善用圖資分析提出精進作為,包括辦理「遷改供電線路」,有效降低災害造成事故停電;另對無法推動電桿地下化區域,應辦理「輸配電架空線路防災韌性維護措施」,加強電網韌性。

當前熱搜:徐春鶯涉犯反滲透法介選、地下匯兌與詐貸遭羈押

鄭麗君續指,電網韌性應從「供需兩端」並進,請經濟部依據「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並結合民間力量辦理微電網及移動式電源建置,特別要提升在地、自主能源韌性,例如增加防災型再生能源與備用電源,並增進區域電網儲能量能。此外,可結合經濟部定置型燃料電池相關計畫,整合在地需求推動,強化在地自主能源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