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昨日宣布未來八年將投入1.25兆元強化國防,並強調面對中國各種併吞劇本,最致命的不是武力威脅,而是台灣自己「放棄」。台灣基進今(27)日力挺此立場,黨主席王興煥直言,「和平必先備戰」是不變真理,任何鼓吹向中國妥協的人,才是真正讓台灣陷入戰爭風險的禍首。

王興煥指出,中國攻台意圖不變,台灣必須正視戰爭可能性,提高國防預算是避免軍力失衡的必要措施。他舉例,波蘭因應俄羅斯威脅,2023年將軍費提高至GDP的4.15%,而台灣的地緣風險不亞於波蘭。俄烏戰爭已證明,「侵略發生後再制裁」效果有限,唯有提前強化武裝能力,才能真正嚇阻侵略者。

現正最夯:香港宏福苑住宅5級大火已知44死! 工程公司負責人涉「誤殺」3人被捕

他也提到,美國國會上週通過的對台軍售加速法案「豪豬法案」,正是以提升台灣不對稱嚇阻實力為核心,展現國際盟友強化區域防衛的共識。

王興煥續指,美日菲近年頻繁推進海上拒止、反艦作戰合作,日本甚至宣布在距離台灣僅 110 公里的與那國島部署反艦飛彈,射程涵蓋整個台海。盟邦皆以實質軍備遏阻中國,台灣位於第一島鏈核心,必須展現與美日菲「島鏈準軍事聯盟」共同抵抗中國擴張的決心。

他也肯定賴清德以國家元首身分明確宣示「絕不向侵略妥協」,強調這是向國際社會釋放的重要訊號,避免中國透過「武力威嚇+台灣內部親中政黨勸和」的方式,製造假象、讓外界誤以為台灣「自願接受統一」。

全站首選:黃國昌欲拜會麻生太郎、野田佳彥等親台派全遭婉拒 知情人士曝原因 

王興煥示警,中國最理想的攻台劇本是「圍島鎖台促統」:以局部軍事行動施壓台灣,再由境內親中勢力呼籲「和平談判」。而中國的戰略關鍵不在於是否能攻下台灣,而在於台灣是否會「自動放棄抵抗」。

他認為,只要台灣展現「絕不投降」的抵抗意志,中國若預期將陷入長期消耗戰並承受國際制裁,就不敢輕易動武;但若北京認為台灣會快速崩潰或投降,反而會降低其侵略成本,進一步提高動武可能性。

王興煥直言:「台灣不會因為備戰升高戰爭風險,反而會因為妥協而增加戰爭風險。」他最後強調,「誰主張和平談判,誰就是台灣的敵人,就是和平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