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The Motley Fool」資深分析師 Keithen Drury 近日提出一項大膽預測:台積電有望在 2030 年市值超越蘋果(Apple),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雖然以目前來看,蘋果市值仍高達 4 兆美元、穩居全球第二,但在 AI 浪潮席捲下,Drury 認為台積電所處產業的高速成長,將為其市值帶來巨大推力。

目前,台積電市值約 1.4 兆美元,要追上蘋果(逾 4 兆美元)仍有相當距離。不過,蘋果近年因面臨消費性電子市場飽和的挑戰,營收成長明顯放緩,自 2022 年起僅有一個季度的年增率達到雙位數。雖然蘋果透過強勁的股票回購與成本控管,使每股盈餘(EPS)維持在低雙位數增長,但整體成長動能仍顯不足。

全站首選:管仁健觀點》丞琳別哭!你不孤單,台灣人也都很怕你的聲音

Drury 指出,相較之下,台積電正站在人工智慧競賽的正中央。從輝達(NVIDIA)GPU 到博通客製化 AI 加速器,幾乎所有高效能 AI 晶片都依賴台積電製造。加上台積電近日推出的新一代製程,在相同速度下能耗可降低 25% 至 30%,具備技術突破與價格溢價能力,為企業帶來更強的競爭優勢。

AI 伺服器市場的擴張,也帶來驚人契機。超微(AMD)預估,資料中心部門至 2030 年,將以 60% 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輝達更預測全球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將從 2025 年的 6,000 億美元,躍升至 3 ~4 兆美元之間,代表未來五年的年增率中位數落在 42%。估算台積電第三季美元營收年增 41%,與這波市場趨勢相吻合,因此 Drury 採用 EPS 成長率 40% 作為推估基礎。

若將兩家公司拉到同一時間點比較,差距便更加明顯。假設蘋果在 2030 年仍維持約 12% 的每股盈餘成長,而台積電的成長幅度能達 40%,那麼到了 2030 年底,蘋果的稀釋後每股盈餘預估為 13.52 美元,台積電則可望攀升至驚人的 57.08 美元。在 AI 帶動的結構性成長下,Drury 看好台積電未來數年被視為「極具潛力之成長型標的」,甚至大有機會挑戰全球市值王的寶座。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