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顯示,美國社會內部分歧持續擴大,不同族群對同一議題往往有截然不同的解讀;但在物價上漲與人工智慧(AI)衝擊生活方面,則呈現跨族群的共同焦慮。
密歇根州立大學新聞學院旗下的「美國社區計畫」 (American Communities Project)長期研究美國不同社群的政治文化與生活型態。該計畫17日發布America in 2025民意調查,整理出各類型社群在主要議題上的態度差異。
調查指出,在移民、教育與國家方向等議題上,不同族群看法明顯分歧。例如都市居民普遍支持移民、憂心政治極端化,而農村與郊區社群則更關注邊境安全、學校課綱與政府角色等議題。
調查顯示,不同族群對國家前景看法分歧。在川普執政下,農村與宗教保守社群的樂觀程度明顯上升,中部農村地區約6成受訪者看好美國未來;但大城市的樂觀度從55%降至45%,受訪者大多擔憂民主運作與社會對立。
這項調查由「美國社區計畫」與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合作,根據族裔、收入、年齡、宗教、教育程度與城鄉背景,將全美3000多個縣市劃分為15種社群,在今年8月下旬到9月初訪問5489名18歲以上美國成年人。
當前熱搜:金馬62》范冰冰勇奪最佳女主角!電話致感言:這個獎是所有人的
「生活成本」是跨族群最一致的憂慮。無論城市、郊區或農村,多數受訪者都把物價視為家庭主要負擔,提到在關稅因素與通貨膨脹影響下,房租、通勤、燃料與食品價格都讓壓力未減。
研究團隊指出,這種「經濟焦慮」是少數能跨越族裔、年齡與地理差異的共同情緒。
AI帶來的工作與生活衝擊也成為共同關注。受訪者普遍擔心AI可能取代工作、使資訊真偽更難辨識,削弱人際互信。研究團隊表示,科技議題已不再侷限於特定產業,而是擴散到多數美國人日常生活,成為跨族群共同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