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克蘭國旗、人類祖先化石宣傳海報,到如今的故宮展覽海報,捷克國家博物館外牆懸掛什麼,一直是捷克社會關注與討論的焦點,同時反映文化、政治與公民意識在公共空間的交鋒。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位於瓦茨拉夫廣場(Wenceslas Square)的捷克國家博物館便懸掛起烏克蘭國旗,象徵捷克對烏克蘭的聲援。這面旗幟在捷博館懸掛超過3年,一直到今年8月被撤下,引發關注。
現正最夯:中國駐日使館引《聯合國憲章》傻嗆「有權直接對日動武」遭狠打臉
撤下的原因是,人類祖先化石展覽「露西與賽蘭」(Lucy and Selam)8月底在捷博館登場,這兩個稀有化石首度一起離開衣索比亞、在歐洲展出,受館方高度重視,捷博館為此騰出宣傳空間,而撤下烏克蘭國旗。
此後,「露西與賽蘭」展覽海報一直懸掛在捷博館外牆上,直至10月23日其展期結束而撤下。隨後,捷博館外牆換上「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的海報,宣傳故宮在捷克展出131組件珍寶,以及「翠玉白菜」首次來歐洲。
然而,故宮展早在9月11日就登場,但當時捷博館外牆仍懸掛露西展覽海報,未見任何故宮展的宣傳,引發媒體關注與揣測。記者紛紛詢問館方,何時會放上故宮海報,以及館方未宣傳故宮展,是否與中國施壓相關。
全站首選:澤連斯基拒絕了! 不爽美「28點和平談判」歐洲領袖齊赴基輔 川普嗆聲了.....
對此,捷博館總館長盧卡其(Michal Lukeš)回應,與中國壓力無關,因博物館同時有「露西與賽蘭」這個重要展覽,待此展結束,才會懸掛故宮海報。
如今,館方也實現此承諾,翠玉白菜海報在捷博館外牆高高懸掛,相當顯眼。
然而,近期有民眾對於捷博館遲遲未掛回烏克蘭國旗感到不滿,甚至舉行抗議活動。10月底,示威團體Kaputin在捷博館正門前抗議,要求館方重新掛回烏克蘭國旗,吸引百人響應,
參與者之一、捷克前眾議員索梅羅娃(Olga Sommerová)批評捷博館:「烏克蘭國旗曾經懸掛在瓦茨拉夫廣場的頂端,那裡具有歷史見證的意義。如今館方不願將它掛回,是出於恐懼—缺乏勇氣。」
Kaputin主辦人拉茲尼奧夫斯基(Petr Lázňovský)表示:「這次集會的目的是提醒大家,在當前動盪的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被撤下了。這是首都重要廣場上的主要建築,因此象徵意義最為強烈。」
烏克蘭國旗是否該懸掛在捷博館,一直是捷克社會爭議話題,掛上與撤下都有支持者。去年11月17日,也有示威者在捷博館前抗議捷克政府及其對烏克蘭的援助,抗議者試圖向總理府遞交請願書,要求從國有建築上移除烏克蘭國旗。
對此,盧卡其表示,旗幟懸掛的決定屬於博物館內部事務;文化部部長巴薩(Martin Baxa)則指出,此類展示由各公共機構自行負責。
這些事件反映政治、文化與公民意識在公共空間的微妙交鋒。「烏克蘭國旗」象徵對烏克蘭的支持,而「海報」則屬博物館文化展示,究竟公共建築應優先承載政治象徵,還是文化藝術的宣傳,成辯論議題。
抗議聲音與博物館立場之間的張力,提醒符號的力量遠比想像中深遠,即使是一面旗幟、海報,也能成為社會辯論、價值觀衝突乃至國際焦點,值得探討與反思。
捷克國家博物館從8月底至10月底,在外牆掛上人類祖先化石展覽「露西與賽蘭」的宣傳海報。圖攝於9月11日。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11月22日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捷克國家博物館便懸掛起烏克蘭國旗,象徵捷克對烏克蘭的聲援,一直到今年8月被撤下,引發關注。圖攝於2023年3月4日。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