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研究團隊宣布,經基因編輯的腎在獼猴體內成功存活超過一年,這一突破性成果在異種器官移植領域引起關注。這項研究被視為可能成為解決全球器官短缺問題的潛在途徑,但該技術仍面臨免疫排斥反應及跨物種感染等挑戰。

隨著器官移植技術的持續挑戰,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研究團隊於19日宣布一項可能改變未來醫療格局的成果: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腎在獼猴體內成功存活超過一年,這一突破意味著異種移植技術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該團隊表示,這項技術可能成為應對全球器官短缺問題的新方案。

當前熱搜:硬是不說誰買的! 俄稱首批蘇-57戰機已出口 還加入戰鬥 專家猜買主是「它」....

根據該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專陳剛接授媒體採訪時指出,全球每年等待腎臟移植的患者僅有少數能夠成功獲得器官,而異種移植技術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潛在途徑。他指出,過去選擇靈長類作為器官捐贈者雖然可行,但由於免疫排斥與倫理爭議,豬隻成為目前最適合作為替代選擇的動物,因為其器官大小與人類接近且繁殖速度快。

儘管如此,跨物種免疫排斥與病毒風險一直是技術發展的重大挑戰。研究團隊從1999年開始進行豬腎移植實驗,但初期豬腎在獼猴體內僅能維持13天。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提升,他們成功移除了引發排斥反應的基因,儘管如此,豬體內的巨細胞病毒依然讓器官的存活期無法突破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