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18)日公布最新監測數據,上週(11/9至11/15)雖然類流感門急診量較前一週微幅下降9.1%,但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仍一口氣新增42例,並有10例死亡,其中最年輕的死者是南部一位30多歲的青壯年男性。專家警示,雖然秋季流感趨緩,但預期下一波冬季疫情將於12月上旬開始升溫,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應儘速接種疫苗,及早獲得保護。
疾管署本次通報的死亡個案中,年紀最小的死者為南部一位30多歲男性,他在10月下旬出現發燒、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後,卻因高血壓心血管的併發症而到急診接受手術,隨即轉入加護病房照護。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該名患者隔天便產生呼吸窘迫、血氧偏低的狀況,胸部X光也顯示肺炎跡象。經檢驗,患者確認為A型流感和細菌感染,雖然給予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治療,但後續仍不幸併發腦出血休克,於11月上旬病逝,住院僅約兩週。最終死因被認定是流感併發呼吸衰竭與腦出血。
現正最夯:再點名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川普:這很可恥、沒關稅美國早完蛋了
在重症案例方面,最小的個案是一名南部4歲男童。林詠青指出,該名男童沒有任何潛在病史,雖然曾在110年與112年接種過流感疫苗,但本季尚未施打。他於11月上旬出現高燒、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經診所開藥治療一週後,卻開始出現食慾與活動力下降、呼吸急促及哮吼等惡化情況。就醫檢查發現男童血氧過低、呼吸困難,X光片顯示雙側肺部浸潤,流感快篩結果呈A流陽性。由於呼吸衰竭,男童目前已插管,並持續在加護病房中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生命徵象暫時穩定,目前已住院第6天。疫調顯示,與男童同住的接觸者及幼兒園同學也有流感症狀且確診A流,研判可能為社區或家戶內的群聚感染。
依據疾管署監測,第46週(11/9-11/15)類流感門急診共93,247人次,較前週下降9.1%;近7日新增42例重症(10例H1N1、30例H3N2、2例A未分型)及10例死亡(4例H1N1、6例H3N2)。本流感季累計300例重症與35例死亡,重症以65歲以上(占64%)、有慢性病史者(占82%)為多,且95%未接種本季疫苗。社區主要病毒以A型H3N2最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國際上,全球陽性率處低點,但日本、韓國、中國及東亞/東南亞疫情升高,北歐、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活動度亦上升。
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情目前低點波動,第46週門急診1,161人次,較前週降9.9%,主流變異株為NB.1.8.1。全球陽性率略降,但非洲及東地中海區署呈上升,全球主要變異株為XFG,其次為NB.1.8.1;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仍以NB.1.8.1為主。
當前熱搜:國民黨形象民調:親中不反共、不清廉、非最有執政能力、不代表一般百姓及不值得信賴
疾管署表示,氣溫下降使呼吸道病毒更活躍,新冠仍造成重症與死亡。自10月1日起新增病例中未接種者占96.3%,提醒符合資格者,尤其是65歲以上與慢性病患,儘速接種疫苗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疾管署提醒,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或低血壓,應立即就醫。全國約4,400家合約院所及部分全聯、大全聯與家樂福設有接種站,民眾可透過地方衛生局網站、疫苗地圖、疾管署官網專區、疾管家或1922查詢與預約,以節省等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