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長期被視為自由派重要力量的美國科技產業,近年卻與前總統川普愈走愈近,引發各界質疑矽谷政治版圖是否正在快速右轉。對此,有外媒近日訪問《金碧輝煌的怒火──伊隆・馬斯克與矽谷的激進化》(Gilded Rage: Elon Musk and the Radicalization of Silicon Valley)作者雅各布・席爾曼(Jacob Silverman),談及近來科技業內部的政治變化。

席爾曼近日接受《NewsWeek》專訪時指出,科技業內部的確正在出現深刻轉變,而這股趨勢的核心人物,包括伊隆・馬斯克、彼得・泰爾與大衛・薩克斯等人,並非如外界想像般突然改變,而是本就與共和黨在多項議題上具有高度親和性。

當前熱搜:再點名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川普:這很可恥、沒關稅美國早完蛋了

席爾曼分析,矽谷與川普的靠攏可分為三類人組成:一部分科技巨頭本來就長期參與保守派政治;另一部分則是基於政治盤算,認為川普再次勝選的機率高,提前建立合作關係;也有人自認仍是「溫和派」,卻在#MeToo、跨性別權益與社會正義等議題上對自由派立場感到疏離,逐漸轉向右派。他強調,即便像馬斯克這樣原本較偏自由派的企業家,也會聲稱是世界變得激進,而不是自己改變。

談到馬斯克與川普之間時而親密、時而緊張的關係,席爾曼表示並不意外。他認為兩人從一開始就是「強人與強人」的組合,雙方皆強烈渴望主導公共議程,關係本質上更像競爭者而非盟友。他特別指出,川普日前在白宮玫瑰園宴請多位科技領袖,卻未邀請馬斯克,背後可能與「星門」(Stargate)AI 大型基礎設施計畫有關。該計畫由 Oracle 與馬斯克的競爭對手 OpenAI 參與,而馬斯克向來對被排除在外極為敏感。此舉也讓外界感受到川普欲傳遞的訊號──「我不需要你」,並藉此強化他在科技業面前的主導權。

至於特斯拉董事會近日通過未來十年高達 1 兆美元的薪酬方案,希望藉此吸引馬斯克將心力拉回企業管理,席爾曼認為成效有限。以馬斯克的性格與影響力,只要他在社群媒體上發言,就必然牽涉政治;更何況他經營跨國企業,對移民與種族等議題也幾乎無法保持沉默。

全站首選:國民黨形象民調:親中不反共、不清廉、非最有執政能力、不代表一般百姓及不值得信賴

席爾曼表示,他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解釋外界長期對矽谷的誤解。過去十多年來,外界普遍將科技產業與進步價值畫上等號,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科技菁英並不再信仰傳統民主制度,反而認為最富有、最聰明的人──也就是他們自己──才應該主宰世界。他認為,矽谷的政治文化早已悄悄發生偏移,只是大眾一直沒有察覺。

他強調,美國企業介入政治從來不是新鮮事,但如今的情況前所未見。企業與政府利益的結合程度比過往任何時代都深,科技巨頭甚至堂而皇之地站在總統候選人身旁,擺出幾乎像「準內閣成員」般的姿態。席爾曼警告,當世界上最富有、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菁英坐到政治舞台中央,並將自己的利益與國家權力緊密綁在一起時,這已不僅是矽谷的轉變,而是整個美國民主制度面臨的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