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今(17)日傳出血液腫瘤科權威陳耀昌病逝消息,讓不少醫界人士紛紛表示哀悼。衛福部石崇良得知後眼眶泛淚表示,陳耀昌不僅是他在台大醫院的恩師,也是推動「再生醫療法」過程中最倚重的指導者。陳於晚年投入產業,是因不願高科技治療成為少數人的特權,選擇離開象牙塔、親自開路。石崇良感嘆,如今再也無法向他請益。

行醫超過 50 年的陳耀昌,長期堅守第一線,並在臨床之外涉足文學與產業。他曾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到與福瑞生醫合作開發外泌體產品,也提出「醫師企業家」的理念,認為醫師不僅要做科學研究,更須具備推動技術落地的能力。他提醒後進,應思考如何替政府與病患解決問題,而非依賴政府資源。

全站首選:美駐日大使諷薛劍「像沒訓練好的狗」謝長廷:諷刺貼切但恐冒犯狗

石崇良回憶,自己自台大就學時便受陳耀昌指導,之後進入台大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更在陳的教導下建立臨床基礎。他說,陳在教學與照護上始終用心,如今噩耗傳出,令人難以接受。他表示,自己投入政府工作後,每當國內推動再生醫療特管辦法與立法時,陳皆提供關鍵建議,是政策內容最重要的確認者。陳在臨床與產業的經驗,使他成為政府制定法規時不可取代的首席顧問。

陳耀昌是國內完成首例骨髓移植的醫師,並協助越南完成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奠定台灣與區域內血液腫瘤科的重要基礎。石崇良說,陳在臨床與學術上的高度,讓他成為難以複製的典範。他提到,陳晚年逐漸意識到再生醫療若僅停留在研究階段,難以真正造福病患,因此決定親自投入產業界。他希望創新治療能普及,而非成為富人才得以接觸的技術,這也是他跨界的主要原因。

石崇良強調,產業道路艱困,但陳耀昌仍選擇親自承擔,面對募資挑戰與制度障礙,只為替台灣的再生醫療鋪出更多可能。他哽咽說,陳放下象牙塔光環,只為讓技術真正落地,如今失去可以請教的人,心中滿是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