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來襲前,一名自稱台大大氣系學生的網友聲稱台北市將連放兩天假,並稱若未成真就發雞排加珍奶。預測失準後,他改口宣布中午在台大發雞排,結果約500人撲空。成功大學教授李忠憲指出,學生僅因大氣系有人稱要發雞排,未評估「這個人的人設背景、信用程度」,便有數百人排隊數小時,反映「盲從教育的具體展現」。他痛批,這種「輕信、無批判、跟風」心態,也使柯文哲、黃國昌與館長得以累積巨大影響力的主要原因。

李忠憲指出,學生因為大氣系有人說要發雞排,未評估「這個人的人設背景、信用程度」,便有幾百名學生願意花數小時排隊。他不認為學生為了便宜的雞排,只是「一種盲從教育的具體展現」,因為許多人從年輕起「不知道自己年輕歲月時間的寶貴,人家去、我就去」,時間被視為可隨意消耗,也顯示「從小就不是自己的主人」。

現正最夯:美駐日大使諷薛劍「像沒訓練好的狗」謝長廷:諷刺貼切但恐冒犯狗

他認為,台灣同時出現柯文哲、黃國昌與館長,並非偶然,而是教育長期累積的系統性問題。他說:「台灣的教育很容易教出這種人。」相較之下,「沒有受台灣所謂良好教育的館長,在資訊科技革命之後,這些年竟然能夠呼風喚雨,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感嘆,三人如今皆「展現他們的本色」,台灣仍有大批民眾被吸引,已「嚴重影響了台灣國家的安全」。

他更指出,台大學生的行為正呼應教育的深層問題,因為「輕信」、「無批判」、「跟風」是民主社會最難承受的心態。台灣人從小「不知道在忙什麼?也沒有足夠獨立的空間可以自我對話」,使人生在面對內心衝突時,欠缺和解方式。

李忠憲分析,人有無數慾望,而在中國對台威脅下,對方透過藍金黃手段放大人性弱點,使台灣更加脆弱。他表示,自我治理的第一關,是「打敗內心的爬蟲類」,這些慾望從懶惰到食物、性愛,一直到金錢、名聲與權力,都需要與之「談判」。

當前熱搜:民進黨恐面臨政治風暴!「公投綁大選」民調:5成8贊成碾壓2成8反對

他引用蘇格拉底的比喻,指出靈魂就像「車夫與兩匹馬」,車夫代表判斷與決定,一匹馬追求善與提升,另一匹馬則充滿情緒與衝動,「蘇格拉底說:從那時起,當車夫就成了一項艱鉅且吃力不討好的任務」,象徵人必須終生面對內在拉扯。

他表示,人成為好人或壞人並非天生,而是教育長期忽略內在治理,使人在成為「自己的主人」之前,無法理解自己的慾望與衝突,也喪失在孤獨中建立自我的能力。他提醒,若缺乏這些能力,「即使擁有高學歷,也可能像蘇格拉底筆下的車夫,被情緒與衝動拉扯;即使受過良好教育,也可能失去自我對話的能力,被群體、被網路、被政治符號牽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