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自2023年下半年爆發火箭軍大規模腐敗案以來,反腐整肅行動呈現明顯的層層擴散趨勢。這種模式可形容為「同心圓」式:以軍隊核心(尤其是戰略部隊)為圓心,向外延伸至軍工企業(商),再進一步波及軍工相關高校(學)。這不僅反映了軍事裝備採購鏈條上的腐敗網絡,也凸顯了習近平當局對「絕對忠誠」的強烈需求。在中國傳統「學而優則仕」與「桃李滿天下」的官學一體文化下,高校不僅是軍工人才與技術的搖籃,更是許多高官的出身地或關係網樞紐。一旦整肅深入「學」這一環,下一步自然可能指向更廣泛的政界官僚體系。本文基於近期事件,分析這一模式的邏輯、動因與潛在走向。

圓心:火箭軍的窩案與軍隊高層清洗

整肅的起點是火箭軍,這支部隊負責中國核導彈與戰略打擊力量,涉及巨額資金與高度機密。2023年7月,軍委裝備發展部開始徵集2017年10月以來招投標違規線索,迅速引爆連鎖反應。前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火箭軍前後任司令員李玉超、周亞寧,以及多名副司令、參謀長級將領相繼落馬。2024年至今,火箭軍後續清洗持續:僅2024年8-9月,火箭軍後勤部就處罰74名評標專家與116家供應商;2025年,四中全會前夕一次性確認9名軍方上將(包括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政工部主任苗華等)嚴重違紀,軍隊反腐規模史無前例。

全站首選:美駐日大使諷薛劍「像沒訓練好的狗」謝長廷:諷刺貼切但恐冒犯狗

專家指出,這波軍隊整肅從2024年6月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拉開序幕,強調「對黨不絕對忠誠的都要清除」,預計持續至2026年6月,為軍隊人事全面重組鋪路。火箭軍案不僅涉及貪腐,更牽扯裝備採購中的圍標串標、利益輸送,暴露了軍內派系與金錢勾連的深層問題。習近平親自掌控的反腐,已從「打虎」轉向系統性清洗,目的是確保槍桿子絕對可靠,尤其在台海、南海緊張局勢下。

外圈擴散:從軍到軍工企業(商)

腐敗鏈條很快從軍隊延伸到軍工領域。火箭軍高度依賴航天、兵器、電子等軍工央企,採購與研發項目成為腐敗溫床。2025年,多名軍工高管落馬:中航工業集團總經理郝照平、副總經理楊偉(殲-20首席設計師)被撤職;國防科工局前副局長張建華投案;至少四名曾任全國政協委員的軍工企業高層涉案。

軍工企業的反腐並非孤立,而是火箭軍案的「外溢」。這些企業負責武器生產與技術轉化,與軍方採購緊密結合,圍標、回扣、虛假投標屢見不鮮。2024-2025年,軍隊採購網連續發布公告,暫停上百家供應商資格,顯示整肅已從軍內高官轉向軍商勾結的「灰色地帶」。這一環的清洗,不僅斷絕軍方腐敗來源,也為習近平鞏固軍工核心能力掃清障礙——在中美科技競爭加劇背景下,軍工系統的「純潔性」直接關乎國家安全。

現正最夯:民進黨恐面臨政治風暴!「公投綁大選」民調:5成8贊成碾壓2成8反對

再外圈:軍工高校(學)的捲入

最新發展是整肅波及軍工相關高校,這是「同心圓」模式的關鍵轉折。2025年11月,中部戰區與火箭軍相繼公告,暫停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的軍隊採購資格,理由同樣是「圍標串標與利益輸送」。其中,北京理工、哈爾濱工大、哈爾濱工程大屬「國防七子」(七所軍工特色高校),長期承接火箭軍、航天等敏感項目。早在2024年8月,西安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也因類似原因被火箭軍禁投3年。

高校為何成為目標?一是實質原因:這些學校深度參與軍方研發與採購,如模擬分析、演算法模型等項目,成為利益輸送管道。二是象徵意義:中國高校尤其是「國防七子」,是軍工人才輸送基地,腐敗滲透等於動搖軍事後備力量根基。更深層次,在「學而優則仕」傳統下,大學不僅培養技術人才,還孕育官僚精英。許多落馬軍官與軍工高管,正是這些高校校友或曾任教職;校領導層也常有軍方背景或轉任政界。

2025年中紀委全會公報已明確點 名「高校」為反腐重點領域,預示這波清洗才剛開始。高校腐敗形式多樣:不僅限軍工項目,還包括招生、基建、科研經費等。暫停採購資格雖非直接「落馬」,但等於切斷軍方資金來源,對這些高校衝擊巨大,後續可能出現校領導調查或調整。

下一步:政界是否難逃?

在「學而優則仕」與「桃李滿天下」的中國官場文化中,大學是官僚體系的重要源頭。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校友遍布政壇(習近平本人即清華校友),軍工高校則與軍政界交織更深。許多省部級官員曾任大學校長(如前教育部長陳希曾任清華黨委書記),或透過校友網絡維持派系。

若整肅繼續「同心圓」擴散,從「學」到「仕」順理成章:
邏輯延伸:軍工高校腐敗往往涉及地方官員審批或校友庇護,整肅高校等於觸及政界邊緣。
現實跡象:2025年反腐已從軍隊擴至金融、能源、高校,落馬中管幹部創紀錄(上半年32人,全年預計更高)。四中全會前軍方9上將集體處理,顯示習近平不惜代價清除異己。
動因分析:習時代反腐本質是政治清洗,而非純粹反貪。火箭軍案動搖軍心,軍工高校案暴露人才腐化,下一步若指向政界,可進一步鞏固權力,為二十一大(2027年)人事布局鋪路。尤其在經濟下行、內部壓力增大時,反腐常成為轉移矛盾與整頓官僚的工具。

當然,也存在反對意見:高校整肅可能僅限軍工領域,不會大規模波及文科或普通大學;政界反腐或維持「選擇性」而非全面。但從歷史看,習近平反腐從未止步,2012年以來「越反越腐」,2025年勢頭更猛。軍隊清洗預計至2026年結束,若高校成為橋頭堡,政界難以獨善其身。

總之,這波「同心圓」整肅已從軍隊核心擴至軍商學一體的生態鏈,反映習近平對忠誠的極端追求。在中國官學不分的體制下,下一步指向政界並非杞人憂天,而是模式使然。最終,這不僅是反腐,更是權力重組的深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