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文雅畜牧場原被要求封存的「11 月 6 日」批號、含有超標的芬普尼代謝物的毒蛋流入市面!因中央曾明令場內蛋品「一律不得上架」,如今違規流通,顯示地方政府在解除移動管制程序上可能出現重大漏洞。縣府已將擅自出貨的業者移送檢調偵辦,而衛福部與農業處正全面調查,釐清跨部門間食安資訊不同步的權責問題。
追溯源頭,衛生局與畜產單位曾在 6 日同步進行採樣送驗,但農政單位的檢測結果在 7 日率先出爐,顯示為「未檢出」。基於此報告,農政單位傾向依照既有流程,在 8 日即時解除該牧場的移動管制。但是,衛生局的另一批採樣檢測報告完成時間較晚,卻驗出有兩件不同日期的蛋品仍持續超標。衛生局據此判斷,污染情形可能仍舊存在,因此曾明確反對農政單位過早解封,並提醒應即刻通報中央主管機關。
當前熱搜:美駐日大使諷薛劍「像沒訓練好的狗」謝長廷:諷刺貼切但恐冒犯狗
彰化縣府指出,這次蛋品在市面流竄,主因在於畜牧場方面,誤解了短暫的移動管制解除,竟將原本在 6 日就已封存的蛋品私自外送。根據規定,此批蛋品屬於預防性下架範圍,根本不具備上市資格,業者此舉已構成擅自出貨,現已將相關行為移送檢調單位偵辦,後續將依照違規情節的輕重予以裁罰。
縣府官員直言,這次事件明顯暴露跨部門在資訊掌握及風險判讀上的差距,因為溝通不同步,才使食安問題被放大。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對此表示,雞蛋最終能否上市的裁定權應屬於衛生單位,而牧場是否解除移動管制則為農政機關的職權範圍。中央將要求地方政府必須整合雙方判斷,以單一、一次性的結論來執行,從根本上避免再出現類似的監管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