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發表「台灣有事論」,暗示不排除動用自衛隊介入台海衝突,引發中國強烈不滿,導致中日關係緊張,雙方互不退讓。對此,彭博分析師認為,以北京的激烈手段,恐採取「至少4種報復方式」。

本月7日,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首相質詢與答辯會議,在野立憲民主黨議員岡田克也詢問高市早苗有關可能的台灣發生「緊急事態」。高市以首相身份表示,如果台灣發生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那麼日本自衛隊可藉由集體自衛權行使,動用武力介入台海衝突。

全站首選:民進黨恐面臨政治風暴!「公投綁大選」民調:5成8贊成碾壓2成8反對

針對高市發言,北京當局接連幾天透過各種方式表示不滿。一方面召回中國駐日大使,另一方面透過各種宣傳管道暗示,日本若介入台海衝突,恐對日本本土發生嚴重的後果。

根據《彭博社》引述分析師說法,目前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的貿易總額超過3,230億元,因此倘若接下來中日關係從口水戰升級成「經濟報復」,那麼北京至少有4招可以在經濟方面對付日本。

首先是觀光層面下手。根據日本政府統計,今年1至8月有671餘萬人次前往日本旅遊,為各國之冠。而中國外交部於本月14日宣布「赴日旅客恐面臨重大風險」,藉此限制中國人旅日。因此,一旦旅客減少,恐會嚴重影響日本觀光收入。

現正最夯:美駐日大使諷薛劍「像沒訓練好的狗」謝長廷:諷刺貼切但恐冒犯狗

其次是出國管制。截至今年9月,中國稀土仍占日本稀土進口量的70%以上。若是重稀土,占比更超過90%。有學者指出,中國或將出口管制,減少輸日的關鍵稀土原料,到時日本電子、汽車產業將承受重大壓力。

第三是中國監管機構深入日本企業。根據彭博分析師指出,包括東京威力科創、本田、以及豐田等深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這幾家日本企業,恐會被中國給盯上,並對其進行反壟斷調查等手段反制。這招在在中美貿易戰時,中國也有類似手段,針對多家美企進行反壟斷調查。

最後是封鎖日本內容產業。韓國朴槿惠政府曾在2017年時,同意讓駐韓美軍部署薩德系統(THAAD)後,中國全面封鎖韓國娛樂內容。因此,彭博分析師認為,若情勢惡化,日本電影、動畫等作品恐被禁入中國市場,或是以「莫須有法規」等理由關閉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