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鳳凰襲台,中央氣象署今(11)日上午5時30分發布陸上警報,台灣人權促進會表示,許多預測資訊都顯示鳳凰颱風將於今日至13日直接影響台灣,且預估路徑與去年的兩個強烈颱風,山陀兒颱風、康芮颱風相近,將朝向有著台灣重要漁港和許多外籍漁工的南台灣逼近,呼籲政府與產業,應採取預防措施保護所有漁船工作者。

台灣人權促進會提及,長期捍衛遠洋漁工勞動人權的「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倡議團隊在2024年11月連續三場颱風期間,就已發出2次公開聲明,緊急呼籲台灣政府與海鮮產業應立即採取行動與預防措施,保護漁工和所有漁船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並應根據台灣法律與指引,包括《災害防救法》與《颱風期間漁船進港及船員避風處理原則》,撤離漁船上的漁工並提供安全與備有充足資源的陸上庇護場所,不可在颱風登陸期間還要求漁工居住在漁船上為雇主看顧漁船。

當前熱搜:林劍為薛劍嗆「斬首日相」辯護!矢板明夫:恐嚇是中國態度的延伸

台權會引用去年山陀兒颱風侵襲前,農業部長陳駿季在10月2日要求落實防災應變的指示與要求「漁業署需對沿岸漁港漁船停靠上岸之漁工做好收容安置作業」,提醒漁業署與海鮮產業,應在鳳凰颱風來襲前,預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兼顧保護遠洋漁工的生命安全以及保護漁船業者的重要資產,這是漁業署與地方政府的職責所在。

台權會提醒農業部漁業署,監察院已於今年8月7日對該署發出糾正案(114財正0012),指出漁業署在去年強颱期間未善盡監督地方政府的職責,讓許多漁工仍被雇主召回漁船上顧船,陷入巨大的生命安全風險。該糾正案也顯示,漁業署甚至想要考慮廢止「避風處理原則」,態度非常消極。

台權會呼籲農業部漁業署,依照監察院的糾正案提出具體改善措施,並將相關作法落實在即將來襲的鳳凰颱風漁港防災措施當中。且漁業署不僅不應該廢止「避風處理原則」,反而應該依照當前外籍漁工人數及颱風規模不斷升級的狀況,適時修正「避風處理原則」,藉以同時加強保護漁工權人身安全,也能保護海鮮產業業者的重要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