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7日在歐洲議會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大會發表演說,卻遭藍營和藍媒酸只是借場地,甚至造謠是台灣捐贈80億歐元交換演講。引發議論。蕭美琴赴歐演講是外交突破嗎?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指出,是不是外交突破要視是否突破現狀而定,蕭美琴以副總統身份進到布魯塞爾向 IPAC 成員演講,是前所未有之事,怎麼不算突破?

沈榮欽指出, IPAC 是對中國有疑慮的各國國會議員組合的團體,在中國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下,本就是對台灣較為友善的組織,現在居然有人因為 IPAC 對中國不友善,要把其打成種族主義組織,要台灣不得親近,這完全是用中國的視角、中國的論述方式來約束台灣,將中國利益置於台灣利益之上的混亂論述,竟成為台灣藍白論述主軸,實在令人感到荒謬。

全站首選:林劍為薛劍嗆「斬首日相」辯護!矢板明夫:恐嚇是中國態度的延伸

沈榮欽提到,中國認為的反華組織多了去,從美國眾院的「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到「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國際特赦組織」和「人權觀察」等等,有一長串的反華組織,包括台灣民進黨的許多人在內,難道台灣都要一併排斥嗎?這又是符合誰的利益呢?

沈榮欽表示,IPAC 原來就希望有朝野國會議員參與,本來照 IPAC 規定,如果只有民進黨一黨參與,台灣是不能參加的。當時在國民黨抵制下,幸好後來有民眾黨的陳昭姿和代表民進黨的范雲一起加入,台灣才能順利參加。當時國民黨還是朱立倫主席,如今換成鄭麗文主席,國民黨對 IPAC 只會更加抗拒,台灣有機會一次與多國友台國會議員交往,自該珍惜這個機會。名嘴說 IPAC 沒有幫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沒有幫助和台灣恢復邦交,就不值得加入,純粹是鬼扯。

對於那些質疑聲浪,沈榮欽反問,是不是外交突破要視是否突破現狀而定,別忘了,蕭美琴副總統險些在捷克遇襲,德國先前還傳出擔心激怒中國,禁止蕭副總統過境。現在也有傳言,川普總統為了與中國談判,希望暫緩賴總統過境。在這種情形下,蕭美琴以副總統身份進到布魯塞爾向 IPAC 成員演講,是前所未有之事,怎麼不算突破?

當前熱搜:基北北桃颱風假又不同調?蔣萬安:依專業數據決定

沈榮欽直指,藍白刻意扎稻草人來打,說因為蕭副總統到歐洲演講,就表示政府重虛名不重實質,這也是站在中共立場的鬼扯,為什麼蕭副總統以副總統身份演講,就代表台灣不重實質外交?

沈榮欽指出,IPAC 證實,歐洲議會議長、歐盟對外事務部、比利時外交部皆知悉蕭美琴訪問行程,可見本次蕭美琴的演說,是獲得歐洲議會、歐盟對外事務部與比利時外交部默許的,這就是實質外交的成果,並不是像某些人故意把蕭副總統演說打成不重視實質外交,完全是誤導性的說詞。

他也補充說道,柯文哲當初要選總統時訪美,蕭美琴和台灣駐美外交人員並沒有因為黨派之爭而棄之不顧,依舊熱心安排行程,即使他們知道善於背刺的柯文哲事後一點都不會感激,還可能酸言酸語,但是絲毫不減蕭美琴等人的努力,即使後來蕭美琴成為民進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因為在某些人心中,國內政爭是一回事,外交上的台灣利益高於政黨利益。不過很遺憾的,顯然很多人並不這麼認為,每次台灣有一點點的外交突破,都要想盡辦法打壓,以避免下次的突破嘗試,這是符合誰的利益呢?

沈榮欽強調,在艱難的國際處境下,台灣需要小心翼翼的每一次把握機會向前一點點,即使是一小步,也是所有外交人員通力合作的結果。這時最不需要的就是散佈 80 億歐元的謠言、只是借房間的冷嘲熱諷,和意圖用中國意識形態和利益讓台灣自我審查不敢向前的惡意批評。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裡面除了黨派之爭之外,還有中國的幽靈始終盤踞在藍白名嘴的心目中,壓抑台灣優先,也是根本原因。當有人為國家負重努力向前時,最不需要的就是這些扯後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