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院今天就川普「對等關稅」合法性展開激辯,大法官不分保守派、自由派,都對川普動用緊急權力徵關稅的做法提出質疑,其中一位說得直白:「這不是總統權力,是國會權力。」美媒評估,裁決可能在未來幾週或幾個月出爐。
美國最高法院今天上午10時起進行言詞辯論,審理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有權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加徵關稅。
「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歷來用於對「外國敵手」實施經濟制裁,下級法院先前已裁定,川普逾越了這項法律所授予的權力。
在兩個半小時的口頭辯論中,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尖銳質疑川普動用緊急權力對多數國家徵收關稅的做法。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就說,川普為何認為自己有權依據一項近50年前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關稅,而該法律從未被用於此目的。
本案關乎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關稅收入。「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這起案件的重要性可從最高法院同意「加速審理」的態度看出。這樣的快速時程顯示,大法官們可能會在未來幾週或幾個月內作出裁決,而非如往常等到6月或7月時才公布重大判決。
當前熱搜:鳳凰颱風是「又強又大的怪物」恐登陸台灣!專家:被掃到後果慘烈
●核心爭點在於總統是否奪取國會權力
今天這起由十幾個民主黨執政的州和私人公司提起的兩起合併訴訟中,最高法院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川普是否奪取憲法賦予國會的權力來徵收關稅。
羅伯茲指出,關稅是一種稅收形式,「而稅收一向是國會核心權力。」「因此,讓總統的外交權力凌駕於國會基本權力之上,在我看來,這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抵消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作用。」
川普政府則主張,國會在通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時已授權總統徵收關稅。不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是制裁法,內容並未提到「關稅」一詞,且之前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像川普那樣使用這項法律。
代表川普政府辯護的聯邦檢察總長索爾(John Sauer)則表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確實授權總統「監管」進口,這自然包括關稅的使用,特別是在與總統固有的外交權結合時。
索爾說,這些是為調節外貿的「管制性關稅」,目的不是籌措稅收。
前總統歐巴馬提名的大法官索托瑪約(Sonia Sotomayor)反駁表示,她難以理解政府的論點。「徵稅是國會的權力,而非總統的權力。你們想說關稅不是稅,但本質上就是稅。」
●大法官普遍質疑 不分保守派自由派
3位由川普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卡瓦諾(Brett Kavanaugh)、戈蘇奇(Neil Gorsuch)與自由派索托瑪約、凱根(Elena Kagan)及傑克森(Ketanji Brown Jackson)都對政府的論點表示質疑。
曾代理聯邦檢察總長的卡提亞(Neal Katyal)代表私人企業反對徵收關稅,他抓住大法官的疑慮指出,國會在制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時,根本不可能打算讓總統重塑整個關稅體系,甚至美國整體經濟。
卡提亞說,正如其他大法官所言,一旦政府勝訴,「我們永遠拿不回這項權力。」
●對等關稅從解放日說起
今天合併訴訟所挑戰的兩組關稅包括:一是針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進口的芬太尼及其前體化學品而加徵的「芬太尼關稅」;二是影響幾乎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目的在於縮減美國貿易赤字。
川普今年上任不久便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芬太尼關稅,並於4月「解放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川普表示,芬太尼造成高死亡人數構成國家緊急狀態,因此有必要動用關稅施壓,使這3國阻止讓芬太尼流入美國。
他也說,美國「持續且龐大的」貿易逆差已演變為國家緊急狀態,因此有必要對大多數國家加徵「對等關稅」,以迫使歐洲聯盟(EU)、日本等貿易夥伴上桌談判。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8月維持下級法院的原裁定,認定川普在徵收芬太尼關稅和對等關稅方面已逾越權限。
今天這場辯論座無虛席,川普3位核心幕僚: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及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都到場旁聽,這3人極力捍衛緊急關稅權,認為其對總統行使憲法賦予的外交政策權力至關重要。
川普本人則曾考慮親自出席口頭辯論,但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他昨天晚間在自家社群網站Truth Social發文表示,此案攸關國家的生死存亡。
●關稅政策誰受益
無黨派色彩的智庫「租稅基金會」(Tax Foundation)表示,截至9月,川普政府已徵收88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718億元)的關稅,預計未來十年將獲得2.3兆美元的收入。
川普政府方面則指出,這些關稅正在恢復美國的工業基礎,並促使貿易夥伴達成交易,投資美國。官員還說,如果判決對政府不利,將迫使財政部退還數百億美元,這將對國家財政帶來壓力,並造成混亂。
批評者認為,這些關稅導致通貨膨脹加劇,嚴重拖累美國經濟。9月消費者物價上漲,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部分原因是川普的關稅政策。近幾個月來,勞動市場也出現疲軟。
租稅基金會估計,到2025年,美國家庭平均將額外繳納1300美元的稅款,而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University's Budget Lab)評估,美國一般家庭今年將因關稅導致的漲價額外支出2400美元。(編輯:陳慧萍)1141106
美國最高法院5日進行言詞辯論,審理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有權依法加徵關稅。圖為民眾在最高法院前抗議關稅政策。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11月6日 圖:中央社提供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就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有權依法加徵關稅進行約2.5小時的辯論。圖為民眾在最高法院外舉牌抗議關稅政策。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11月6日 圖:中央社提供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就川普「對等關稅」的合法性展開激辯,媒體到場守候採訪。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11月6日 圖:中央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