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日本股市表現突出,也續創歷史高點。截至今(30)日,日經指數與東證指數分別已大漲 30.6%、19.8%,超越美國標普 500 指數表現(17.42%),與此同時,日本央行今日以 7:2 的投票結果,決議維持現行政策利率 0.5%左右,連續第六度「凍結」利率,符合市場預期。

決議出爐後,日圓兌美元匯率「由升轉貶」突破 153 關卡;維持貨幣環境寬鬆、有利日股續揚的環境。對此,野村日本策略價值基金協管經理人河野光成(Mitsunari Kawano)指出,即便上半年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但日本經濟表現強韌,勞工實質所得轉正,家戶支出強勁。隨著關稅稅率確定於 15%,且不疊加在既有稅率上,即便幾近所有出口商皆須面臨關稅,惟此一不確定性已明顯降低。

全站首選:養豬協會建議阿兵哥幫忙消化30萬禁宰豬!網轟:阿兵哥不是廚餘桶

此外,對於日股走勢至關重要的日圓匯率,河野光成指出,日本企業在制定財報時,設定日圓兌美元之相對匯率較保守,若以今年八月底美元對日圓匯價約 148 為基準,除了紙漿商的設定匯價略高外,其餘產業之設定匯率均低於此,顯示企業在面對匯率波動時,仍能保持一定的韌性。目前,東證指數企業的獲利預期已在關稅政策底定後,於八月開始上修,且多數預期呈現調升。

對於企業獲利來說,川普政策的影響及 2026 年春鬥的結果至關重要,根據日本短觀調查,日企目前對於川普關稅於勞工薪資的負面影響也已不那麼悲觀。

許多公司漲「沒被普遍發現」

現正最夯: 謝龍介能讓台南「綠地變藍天」? 名醫揭這「唯一關鍵」......

野村資產管理認為,日股基本面展望良好,許多獲利上修的企業不但近年來持續調升勞工薪資、進行財務結構改革(例如實施庫藏票、減少企業交叉持股),來活化公司現金的使用、改善強化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自 2022 年來,日本企業的財務槓桿低於 2.5倍,相較於歐、美,財務槓桿明顯較低,且許多企業的前景也持續看好,但「還沒被市場發現」。

像是具有「日本電線三巨頭之一」稱號的老牌電纜公司——藤倉(Fujikura),其核心業務為生產電線和光纖等零件。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拜這波 AI 資料中心所需,科技巨頭、公用事業公司紛紛投入了大量資本來做相關基建,帶動藤倉的電纜、通訊網絡等業績飆升,成為典型的「鎬鏟」(picks and shovels)概念股。近一年來,股價飆了逾兩倍(270.39%)。

另外,像是日本電機大廠——日立(Hitachi)周二(28日)宣布,與美國商務部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推動美國電網現代化與電氣化建設,藉由該公司擴充變壓器與高壓設備的產能,以及美國參與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R)開發,來積極搶攻資料中心所需的電力需求成長,布局 AI 時代的能源新商機。近一個月來,股價也大漲逾 26%。

「由下而上」選股 有望超越大盤

張繼文認為,許多投資人近期看到日本股市指數飆漲,覺得似乎評價好像偏高。但其實看到在日本的資產管理公司,其基金操盤績效有 2/3 是超越大盤。這代表,比起投資指數權值股,在日股市場透過「主動式」策略,是很有機會挑到被低估的好公司。

河野光城也認為,自日本東京證交所推出「公司治理準則」以來,日本企業一直在努力提高資本效率。股票回購速度仍處歷史高位,這有助於支撐股價表現。隨著投資人的參與度持續提升,企業與股東的提案量自 2022 年來加速成長,今年至八月底,企業與股東已分別提出 398與 113件提案,已超過 2024 全年的數量。

另外,許多公司的股東結構也有明顯變化,據東京證券交易所今年四月份股權調查,目前外資與日本的投信加總約 40%,企業與金融機構約 40%,權力的平衡有利於主動投資者,日本企業變得更透明化、也更願意與股東溝通。

相較於美國、歐洲,野村資產管理認為,日本是更需要重視選股的市場。若將投資風險區分為全球性、個別國家、個別產業以及個別企業的特定風險等 4類型,日股的特定風險屬於成熟市場中較高者。對於想參與日本股市,卻不甚了解如何選股的投資人,或許不妨透過相關日本主動基金來參與。

例如透過「由下而上」選股策略的「野村基金(愛爾蘭系列)—日本策略價值基金」,今年來已大漲逾 3成。至九月底,其前十大持股分別為:三井住友金融(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索尼(Sony)、日本電信電話(NTT)、日立(Hitachi)、丸紅商事(Marubeni)、大和房屋(Daiwa House Industry)、東京電子(Tokyo Eletron)、藤倉(Fijikura)、任天堂(Nintendo)、伊藤忠商事(Ito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