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部本週遭遇創紀錄暴雨,引發嚴重洪水與山崩,已造成至少 7 人死亡、5 人失蹤,超過 10 萬戶房屋泡水。專家警告,氣候變遷與基礎設施不足正使這個東南亞國家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風險。

根據《法新社》報導,越南環境部指出,自上週日以來,沿海多省出現罕見暴雨,24 小時降雨量高達 1.7 公尺,創歷史新高。洪災導致逾 150 起山崩、2,200 公頃農作物被毀,經濟損失難以估計。順化市的洪水一度消退,但隨著水力發電廠被迫洩洪,中午後水位再度上升,居民再次撤離。

現正最夯: 謝龍介能讓台南「綠地變藍天」? 名醫揭這「唯一關鍵」......

官方統計顯示,今年前九個月,越南因風暴、洪水及山崩已造成 187 人死亡或失蹤,24 萬公頃農作物被毀、3.8 萬棟房屋倒塌或受損,經濟損失超過 6.1 億美元。近年來強颱、豪雨頻繁侵襲,使越南災情不斷惡化。

專家指出,越南地處熱帶氣旋頻繁區,每年平均受 10 個颱風或熱帶風暴影響,但 2025 年迄今已達 12 次。氣候科學家阮方鸞博士(Nguyen Phuong Loan)表示,氣候變遷使氣旋強度增強、降雨量增加,導致突發性洪水更常見。「特別是在城市化快速的地區,洪水風險比以往更高。」她說。

水文專家阮蘭鶯(Nguyen Lan Anh)也指出,森林濫伐、水力發電開發、以及被封堵的排水系統,使地表更難排水,加劇洪水氾濫與山體滑坡。「當我們破壞自然,災害就會以更殘酷的方式回來。」她警告。

現正最夯:不是川普說甚麼都ok! 美國提出「這要求」 高市早苗悍然拒絕了.....

越南擁有長達 3,200 公里海岸線與 2,300 條河流,地勢低窪,加上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城市特別脆弱。氣候學家指出,越南目前面臨「多重壓力」:強降雨、海水倒灌、土地開發與老化的基礎建設,共同構成了災難風暴。

面對災情,越南政府已撤離逾 2 萬人至地勢較高的地區。倫敦帝國學院氣候專家圖米博士(Ralph Toumi)指出,越南近年在預警系統上投入大量資源,洪水前的撤離行動更為迅速,「但隨著經濟發展,基礎設施也必須同步升級。」

紅河與湄公河三角洲的堤防和排水設施正加強建設,但學者警告「治標不治本」。墨爾本大學環境學者布拉德·傑瑟普(Brad Jessup)指出:「如果不重視風險根源,僅依賴硬體設施,只會讓未來的災難更嚴重。」

越南與許多開發中國家一樣,面臨氣候調適經費不足的困境。聯合國本週指出,富裕國家曾承諾在 2025 年前將對發展中國家的氣候援助加倍,但實際資金反而下降。專家呼籲,若缺乏全球資金支持,越南等沿海國家恐難抵禦極端氣候的連鎖打擊。

儘管政府積極推動防災建設與氣候調適,越南仍持續在自然與人為挑戰之間掙扎。正如阮方鸞博士所說:「我們無法阻止雨,但可以改變人類對待自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