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頻創新高,投資人一方面想參與市場成長,又擔心追高風險而陷入兩難。此時,被動投資、跟著指數走的策略或許更受青睞。「鉅亨買基金」指出,被動投資並非ETF的專利,許多共同基金同樣能提供被動布局的選擇。透過基金投資不僅能輕鬆參與市場成長,更可結合智慧化自動投資機制,減少進出時機判斷的困擾,兼顧紀律與效率,對不想天天盯盤的投資人而言,是更理想的選擇。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表示,近年在 AI 與科技等長線題材帶動下,全球資金仍積極布局股市,其中,指數化投資工具(被動策略)因操作簡單、費用低,成為長期資金的重要去處。不論基金或ETF,其實都涵蓋主動與被動策略,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交易方式與操作彈性。基金以每日一次的淨值進行申購與贖回,投資人可選擇配息型或累積型,並搭配不同幣別與避險級別,降低匯率風險;ETF則像股票一樣可於盤中即時交易,具高透明度與低成本,但投資人需自行掌握進出時機,也可能受折溢價影響。
全站首選:正國會出手相挺?林佳龍震撼表態挺「不貪不取的林岱樺」網友炸鍋
張榮仁進一步說明,採取被動策略的包括「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與「ETF連結基金」(Feeder Fund)兩種。前者直接追蹤特定市場指數,例如台灣加權指數或 S&P 500 指數,透過持股組合複製市場結構,報酬緊貼整體指數表現,管理費率相對較低;至於ETF連結基金,則是透過投資ETF間接追蹤市場表現,不僅可參與全球主要股市,且購買價是以ETF淨值,不會有折溢價問題,此外,ETF連結基金還有累積級別可選,既可長期累積部位,達到複利效果,也能有效節省補充保費與相關稅務支出。
不論市場漲跌、主動或被動策略,投資關鍵在於能否持續執行紀律操作。張榮仁表示,基金的一大優勢,是能結合智慧化機制自動執行策略,讓投資更有效率。例如,搭配「鉅亨超底王」機制可在市場低點自動加碼,以紀律方式取得更好的長期報酬;結合「鉅寶盆」的母子基金循環配置機制,能讓資金在攻守之間靈活切換,更穩健地達成理財目標;若搭配「鉅亨自由 Pay」機制,投資人可依生活需求彈性提領,打造穩定且靈活的現金流,讓基金投資更貼近生活所需。
投資市場瞬息萬變,張榮仁最後強調,關鍵不在預測漲跌,而在建立適合自己的策略。主動與被動、基金與ETF,都是達成財務目標的不同途徑。透過基金搭配智慧化機制,投資人更能減少情緒干擾,在紀律中保有彈性,讓資產配置更穩健。鉅亨買基金將持續推動智能化理財服務,協助投資人以更輕鬆、更有效率的方式參與市場,打造穩定且可持續的資產成長之路。
當前熱搜:川習會前川普一句話「震撼北京」汪浩:這是印太新秩序的戰略紅線
※三種不同投資策略比較:
- 主動式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與配置;策略靈活,可追求超越市場表現,但成本較高。
- 指數型基金(被動策略):直接追蹤特定指數;管理費低於主動式基金,報酬貼近市場平均。
- ETF連結基金(被動策略):透過投資ETF間接追蹤市場表現;管理費低於指數型基金,報酬貼近市場平均,且通常無折溢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