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師出走,成為台灣急症醫療體系大困境。衛福部擬試辦假日急症中心,但成效未知。趕在人力崩盤之前,各地醫院早已悄悄出招,找回急診退役醫師,解救燃燒殆盡的急診人力。

今年初,在醫院急診室工作十年以上的主治醫師小林(化名)毅然選擇離開,轉戰基層診所執業。他出走的主因,是希望有更彈性的排班時間陪伴家人,「急診醫師周末一定得值班一天,我的孩子已經3歲多了,周末我帶他出去玩的次數,十隻手指數得出來。」他苦笑。
現正最夯:中國飛日本機票傳已退近50萬張!旅日達人推「1絕美景點」笑:大家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儘管離開急診前線,但小林對搶救患者的使命和熱情沒有消退,在診所執業的他,現在仍以「兼職」形式,每個月支援大約12班,在中部三家醫院急診室輪值,「兼職排班比較彈性,我也能繼續貢獻過去的專業,維持急救的手感和敏銳度。」
排班彈性 專任醫師得以喘息
急診醫師出走,成為台灣急症醫療體系面臨的大困境,但如今透過彈性制度,引導這些戰將「回流」,也成為救火的解方之一。
根據急診醫學會統計,2024年共有139名急診科醫師轉往其他科別或離開醫院,流失6.5%人力;今年初流感疫情肆虐,造成急診大壅塞,再掀一波離職潮,截至五月,又累計66名急診醫師出走。這波人力震盪下,如何留住現職,避免急診系統加速惡化,成為各醫院首要之務。
現正最夯:流感來勢兇猛!30歲男染A流腦出血亡 全國新增42重症10死亡
位於台中市的長安醫院,就趕在人力崩盤前,預先調整制度「止血」。
這家地區醫院原有8名專任急診醫師,年初農曆春節後,一名醫師不堪壓力離職,為填補空缺,其餘醫師每個月須多排2至3班,工時拉長20到30小時。
當時,長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治圩預判,院內醫師工作量增加,可能導致更多人出走,陷入惡性循環。他觀察,身邊許多急診醫師剛到基層開業,初期沒有穩定客源,也需要一份固定收入。於是他靈機一動,鎖定剛退役的急診醫師,以兼職合作模式,邀請他們回醫院協助值班,果然找到三名願意回流的老戰友。
兼職醫師的加入,讓長安醫院急診科順利度過青黃不接的陣痛期。儘管七月醫院已補回新專任醫師,陳治圩仍與3名兼職醫師保持合作,每人每月固定排2到3班,讓現有8名專職醫師,每個月至少多休息一班,減少8到12小時的工時。
儘管沒有大幅減輕工作量,但在兼職醫師支援下,專任醫師排班多了份彈性。不但能讓醫師在周末輪休喘息,及時調度班次,也讓未來有意退場的醫師,得以漸漸減少工作量,延緩衝擊。
陳治圩表示,院內現有兩名專任急診醫師,正在進修運動醫學、亞健康族群體重管理,未來希望到基層執業。納入兼職人力後,專任醫師可用「減班」方式慢慢退場,不會讓醫院瞬間失去一名專任人力,應接不暇。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8aax8c)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06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開公車15年轉開UBER、老司機棄10萬月薪告白:假嗶卡害我一年少賺2萬多,上面卻叫我「裝沒看到」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2/post/202510260006/
一萬登記入帳最快!10000官網「這天8點」2身分證尾數先,普發一萬登記分流時間、準備資料、流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7/post/202510260017/
圖:今周刊/提供